新加坡与中国生活工作对比优劣势分析,火遍各大BBS数年

1
3275

新加坡眼按:此贴已火遍MITBBS,水木清华,寄托等各大论坛数年,几年后再回首,赫然发现与几年前相比,新加坡毕业生工资水平没怎么涨,物价倒是翻了几番(尤其是房价)。特此摘录,与在新加坡的各位朋友分享。

看到关于新加坡的讨论,我也分享下自己的经历。有些数字可能不太准确,而且肯定会有人很鄙视地说,去新加坡的都是渣滓,新加坡是个破烂地方,去新加坡根本不算出国,如果是这种看法的,请不要浪费您的时间往后看了,也不劳您动手敲字回复帖子了,我是很认真地想了很多很多然后写这些东西,想和大家分享的。

好久没做贡献了,今天没啥事,又碰上这个问题,就写写好了。现写我的经历吧。

我01年到04年去新加坡上学,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拿了美国的offer但是被拒签所以去新加坡的,硕士居多,有工作经验的也不少,本科生一共就4个人。虽然我们年龄小有所谓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毕业的时候是绝对的劣势,我们几个人找工作都是相当相当的费劲啊,我和另外一个男生回国,他签了GE上海。

我们毕业那年新加坡的经济已经好转,大多数同学都在半年内搞定工作,比较牛的两个印度弟兄提前1年毕业,一个去了Shell,另一个去了Dupont,都是做过程优化和模拟的,这个方向的学生很好找工作,而且起薪普遍高,硕士毕业都在4000~5000左右,和普通博士基本持平。因为石油化工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Shell, Exxonmobil,BP都在新加坡有炼厂,前面两个的规模还相当大,而过程优化模拟这个方向不仅需要很好的数学计算机方面的训练,对化工要求也很高,能做这个方向的,本身人很少,但是新加坡本地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这个方向超级好找工作。不过中国人比较少,我在的时候,只认识一个华东理工肄业的博士在读这个方向得博士,算法做得超溜,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方向基本上被印度人把持了。

那又有人会说,既然新加坡石化这么发达,学这方面的专业也不错啊,实际上我了解到的是,这方面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新加坡本地人和马来人在做,中国人少之又少,就算有,也一定是在国内有相关工作经验,去了以后可以直接做Senior engineer不用另行培养的。这个问题我和Shell 和Exxonmobil的HR都聊过,尤其是Exxonmobil的,他们那个HR人很好,很无奈地讲,没有办法,我们所有招来的中国人都是在本地读大学,然后进入Exxonmobil本科生培养计划的人选。新加坡除了电子和生物类的公司,大部分公司都已经是steady-state了,1年招十几二十个freshman就够了。

我们那会大部分工程和理科的专业,硕士起薪3000左右,运气好的,碰到3500,4000的也是有的。这个跟工作经验很有关的,有工作经验的找工作都比较爽快,价钱也比较公正。没有工作经验的只能求对方给个最低价格,能落下户,搞个永久居民就行了。政府对雇用外国人都有最低薪水规定的,本地两所大学毕业的硕士生,这个底线是2800块,我04年离开的时候,正在调整,好像是降到了2500块,但给的不是employment visa而是work permit。

中国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肯定脱不了技术圈子,最好找的就是去半导体公司,现场工程师,每天12个小时倒班,用我们同学的话说就是过着不见天日的日子。特许,台基电,意法半导体,ASM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招人,还有一家特别好的,是新加坡和日本合开的,这间公司待遇超级高,不过几乎也不找中国人。现场工程师偏好要男生,因为实在比较累,我周围的人有1/3强都在半导体公司做现场工程师,毕竟能先稳定下来最重要。我当时为了找工作,很认真地学习了半导体工艺的相关基础知识,面试了其中的4家,咔咔。

意法做得是骡马大会,就是先贴出来广告,意法某年某月某日要在哪个酒店举行招聘会啦,然后大家就拿着简历排队去面试了,好多职位,自己看着办,意法是我第一家面试的半导体公司,我就晕晕乎乎地去了,结果就被狠惨地bs咯,让我写热力学的公式…另外三家一间是同学内部推荐,跟他们的台湾主管聊啊聊,那个哥们是台大硕士毕业,挺直接的,说,我们半导体公司招人就是看耐不耐Cao~~~~聊了一个多钟点后,那个台湾哥哥说,我觉得你艺术气质比较浓厚,不适合半导体工厂,呵呵。3M是一个中国大叔面试的我,问我,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啊,我当时很认真地做过3M的功课,就说是INNOVATION,然后balabalabala,听得大叔也迷迷瞪瞪的,不过还是很耐心把我打发走了,后来跟一个有经验的同学说起来,他说工程师最重要的优点是“负责任而不是创新!!”Anyway,跟好几家这种作现场工程师的公司打过交道后,发现自己是在不适合做这种定义的工程师,我会疯。

除了半导体公司外中国学生的另一大去处就是研究所,新加坡的研究所基本上都分布在两所大学里面了,乱七八糟加起来也有20多间了。研究所对女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稳定,不会很累,薪水也不错,涨得还挺快,尤其适合就想做贤妻良母的女生。但是,因为中国学生的流动性太大,这些研究所已经基本不招中国人。我有一个大学姐,在一家很好的研究所做,薪水很高,但是那家研究所要求中国人必须入籍,也就是说连中国护照都要放弃。然后那个学姐就辞职了,跑回学校读社会学了,现在帮老公打点生意,照顾孩子,去教堂做义工,也挺快乐的。另外的途径就是导师和这些研究所有直接的合作关系并且最好担任一定职务,这样的话学生毕业就可以顺理成章转成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身份了。可惜那时我导师的客串的那个研究所副所长因为一些核心技术问题迟迟不能招人。再或者,导师拿到了新的项目,不想完全放给学生做,就会把毕业的学生转成Research Engineer。我导师今年3月的时候还问我他要找两个R.E.,我想不想回去做,基本待遇就是3500/月,发14个月。我离开前还是有幸面试了其中一家国家研究所,超级有钱的,他们的项目都是IBM, Honeywell, Seagate给钱,方向跟我的研究生课题基本一致,一面后老板让参加二面的人写一篇跟这个方向相关的研究报告,我做了很多功课,然后我的导师也给那个大老板打电话强烈推荐我,结果二面的时候,HR阿姨和大老板问我的所有问题都是,你爸妈为什么不在新加坡,你为什么不结婚,你为什么没有男朋友,你为什么年轻这么小…潜台词就是你这样的小女生不可能长期留在新加坡。面试完这家研究所后,我就彻底放弃在新加坡找工作了。投了上百份简历,面试了20多家公司,从个人角度而言,这家研究所是我最想做的一份工作,居然用这样一个理由拒掉我,去死吧。后来碰到现在的东家招人,给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考虑是否回国。我生平第一次打工,真正体会了一次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生活,终于知道挣钱不易了,一个月挣够了回国的单程机票,回京面试。

我从小到大,就是一门心思打算留在石油石化行业里了,在新加坡找的工作,除了第一次Shell给我的那个面试之外,其他的都越走越偏,离我想做的越来越远。我也越来越明白,好的行业,好的工作机会是永远不会给外国人的。在新加坡,虽然我认得很多在半导体研究所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公司工作的人,但是在石油石化行业做的人,我还是回国以后认识的:一个是回国后认识的老师兄,94年就博士毕业了,因为他之前在国内某石化厂有8年的工作经验,所以在新加坡很顺利找到工作,Shell, EM, Caltex的Senior Engineer做了一个遍,01年回国当了一个首代,现在自己开公司;另一个是我哥,他是美国过去的空降部队…

如果在新加坡呆下去,发展趋势就是从一个staff engineer做到senior engineer,再牛一点的做到principal engineer,到顶了,想做管理层,就去欧美混一圈做空降部队。或者从这家公司跳到那家公司,但是最好的政府部门、新加坡国企外国人是想都不要想的。新加坡环境署招人虽然不写明必须是新加坡本地人,但是我自己带出来的新加坡本科生他们就录取了,我的简历投了连答复都没有。在新加坡,如果你想过平静的生活,对个人发展没有什么要求,最多做个senior engineer就可以了,然后关上门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新加坡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不过新加坡的生活还是比较舒服的,排除恶劣的自然条件,我当时离开新加坡另一个原因就是实在无法忍受那边的天气,天天活在瘴气里面,热带雨林里面砍出来的国家。刚回国的时候,腮帮子下垂严重,跟中年妇女一样。国内的女人漂亮风情都是30岁,生了孩子以后,稍微注意保养的,都很漂亮。新加坡不行,20岁的时候就是她们最美的时候,过了30生了孩子马上就是另外一个人,一下子衰老成一个妈妈桑,超级恐怖。我还有一对师姐,她和她老公在新加坡的时候就是怀不上孩子,都打算领养孩子了,结果他们回到北京后,陆续生了两个宝宝,sigh。说完缺点,讲优点。

首先老百姓过日子舒服。买房子不至于跟北京一样,虽然新加坡更应该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大富豪就买别墅和公寓,普通百姓就买组屋。别墅和公寓都是上百万了,但是政府组屋价钱都比较合理,而且近些年来组屋的设计和规划也越来越好。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认识的买房的中国同学,都是工作了3年左右就可以买房子,基本都买的三室一厅,110平米左右的组屋,30~40万新币左右。

不过新加坡最赞的是公共交通啊,下了飞机直接上地铁,然后合住的同学在地铁出口接上我,溜达回宿舍。我回国后第一次从北京站下火车的时候,犯傻做地铁,拎了一个巨沉无比的箱子,结果首先北京的地铁不是到处都有电梯,就算有,也只是开某一半,另外北京的地铁没有斜坡,箱子只能用手提,我穿着高跟鞋拎着箱子,从西直门地铁出来的时候,简直不是一般的郁闷。离开新加坡前,听说从机场通往两所学校的地铁线也已经规划好了,后来的学生可实在太爽了…坐公共交通都可以使用一卡通,根据搭乘的站数算钱。不过新加坡打的也不贵,从机场到我们学校怎么着也有20公里了,打的也就25块新币,还是大奔。公交车也是大奔或者沃尔沃的标示,上面的空调巨冷无比,我和同学开玩笑说,可终于知道国外的人咋吹牛了,咱们这样的说起来也是每天坐着大奔上学,偶尔不爽换个沃尔沃坐着。在那里呆了三年,做了无数次公交车,从来没有被挤成沙丁鱼。。如果论人口密度,新加坡比北京大多了,也没有北京这么宽的大马路高架桥,为啥会这样呢?

然后就是消费真的蛮低的,租房子,比较好的公寓,别墅式那种,三四层楼,每个楼层就2户人家,下面带游泳池的,一套也就是1800左右。吃饭的话,如果口味不太挑剔,新加坡还不错。味道有点怪的炒菜还是能吃到的,但是我最喜欢吃印度饭,素食也不错。普通食阁里面可选择的还是蛮多的,而且从卫生和营养的角度上来说,新加坡的饭菜还不错,素素淡淡干干净净,南方人好像都比较适应。北京现在物价飞涨,原来便宜的贵了,原来贵的更贵了,至少水果的价钱,红富士基本上根新加坡差不多了。我在新加坡上学的时候就养成了一个每周大采购的习惯,把下周要吃的东西都在超市里一次买好,每次买30~40块钱左右的东西,北京每次也在100块钱左右,还经常要去家后面的菜市场买一些蔬菜水果类。买日常生活用品也差不多,上学那会我们戏称左丹奴、班尼路、还有两个牌子为四大名牌,这几个牌子经常一札一札卖Tshirt,3件20块钱之类的。女生的衣服和国内差不多,比国内式样少一些差一些,买男生的名牌衬衫,好像也不贵,我师姐每次回国前都会买3,5件金利来之类的给他老公带回来,印象中也就20多块钱,好点的也就60吧。我自己喜欢逛买的多的是Adi,nike,timberland,但这些回国以后我都不忍去专柜看反正看了也舍不得买。感觉就是类似的东西,新加坡几十块钱的,国内经常会乘8甚至更多,当然有些东西是倒过来的,譬如一些中国特产,但这种东西越来越少,后来我们在学校书店旁边卖东西的小店里都能找到老干妈,白家粉丝。自助游很方便,很便宜,1500块钱的预算可以在新加坡周围的国家很爽地玩一把,但在国内,1500块人民币只够北京去青岛玩了吧?总而言之,从金钱的角度而言,3500块新币,在新加坡可以活得很小康,但3500块人民币在北京刚刚过了温饱线。但有些人非要只把收入折合过来算,我也不能说什么。

不过,对我的性格来说,新加坡的日子真的不一般的闷啊,更确切说,在国外的日子就是闷闷闷。说起来也挺丰富,平时去游泳,学校的游泳池都是标准池,24小时循环,经常能打打羽毛球,网球,壁球,运动场也都是一流的,周末一群朋友聚在一起打牌,做饭,出去玩,mitbbs上的网友聚会也很多,唱歌烧烤,说到逛街,新加坡更是一个好地方,乌节路,bugis,还有连着MRT的Mall,设备很好的电影院不少,经常也是全球同步放映,票也很便宜,我有一段时间经常和我一个师姐周二下午去看电影,因为便宜,好像8块钱吧。酒吧也挺多,夜生活也挺丰富。

 

新加坡人对中国人也挺友好,我手底下带过5,6个本地的本科生,都是比较爱玩的那种,还给我带台湾版的日本漫画书看,有的时候跟他们出去偶尔迷幻的时候,还会有点世界大同的感觉,但就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是生活在表面吧,溶不去进去主流的社会主流的文化主流的思想形态,永远都是边缘人。所以回国以后,有人跟我讲美国多爽,加拿大多happy,澳洲特痛快,我说那都是扯淡。在新加坡,好歹中国人还有点地位,因为新加坡对中国的发展依赖性越来越大。在西方国家,主流社会眼里的中国人估计就跟我现在看非洲弟兄一样,我对他们很客气,我会说你们国家不错,但是,我承认我是带着优越感和同情心讲这些话的。

 

另外,我生性爱热闹,让我去一个人迹稀少的地方,我就抑郁了。我在Orlando和San Diego都作过短暂的停留,LA和Chicago也走马观花溜达过,在那里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一个游客。从Orlando下飞机是凌晨3点,预订的Shuttle把我送到Disney那边的酒店,马路两边一片漆黑,如果碰上坏蛋司机,我死了就是死了,那应该是我长大以后第一次感到害怕,没有手机没有任何保护自己的工具,挨到天亮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了张电话卡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才知道我妈为了等我这个电话已经一天夜没有睡觉…。回到北京后,虽然我妈有的时候一天要打三个电话给我,偶尔还经常到北京来视察一下我的情况,让我很烦,但这种烦也挺幸福;虽然为了给我表弟买一本20块钱的字典,我花了60块钱打车,带回去他说我买错了,被我气急败坏地痛扁,也挺好的。至少,有人关心你,有人需要你。

外边的生活真的没有已经在外边的人形容得那么好。我姑姑总听她一个好多年前就移民加拿大的朋友说加拿大好,结果去年血本办理了加拿大移民,春节去面试。之前她一直鼓动我赶紧申请去美国读书,因为美国这个好那个好(她2002~2004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结果从加拿大回来见到我没两句话就说,都是骗子,自己混得一塌糊涂,还要把国内的人骗去陪他们遭罪。

在中国,我们从金字塔下面往上爬,只要自己有心,迟早能爬到一个高度,去外国,得要先走到金字塔边上然后才能爬,为什么,因为第一是语言第二是基本的network,这些在国内都是现成的,但在国外就是白纸一张,得先有这些才能走到塔边上往上爬。我对于那些在国外生活了不久,整天就和一群不得志的国人厮混在一起没跟像样的当地人打过交道,就把国外生活描述得妙不可言的帖子基本上都是漠视。前两天看到一个女生写她今天过得很开心,因为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一起去海边租了一个台子烤肉,他们玩老鹰抓小鸡…这种事情我也干过,我的一些老师兄老师姐看我就是孩子,出去玩得时候就会说,你不用帮忙了,去滑滑梯吧…这是何等的寂寞无聊才会做的事情啊。我在新加坡的同学,这些人都是很优秀的人,但真正跟当地社会打上交道的只有一个男生,他信仰基督教,周末去教堂,所以和本地人很熟络,对当地社会人文认识得也比我们多很多。

回国后,跟东家谈得很爽快,因为工作的平台很好,真的很好。直接做中美双方我这个领域的技术交流,都是和双方的管理层直接打交道,也会和一些已经在美国工作,效力于大公司多年的中国留学生交流。包括今年去美国开技术年会,直接和各大公司的高层以及学会的管理层谈合作事宜,老美非常尽地主之谊,招待了不少商务午宴,专门叫了中餐,还一个劲说不好意思,这是当地能找到的最好的中餐,balabalabala。反正跟我03年以一给留学生的身份去美国参会的感觉和待遇是相当相当不同啊。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中,发现真正得到美国人认可中国人还是凤毛麟角,只有一个大叔真的很厉害,他出国前在国内这个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在美国呆了18年,但是一直非常留意国内的动态,所以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很信赖他也佩服他,涉及到重要事情的谈判,老美肯定是要找到他来的,宁可会谈拖后也一定要等他来。但大多数我见到的都是很盲目或者很被动出国的留学生,毕业后工作,说ta是中国人吧,中国的情况ta还真不了解,说ta是美国人吧,美国人也不认可,还不如直接逮一个在中国这个领域工作的英语说得溜到的人来交流。这种事情我碰到的听得已经很多了。

至于英语好坏,我现在非常鄙视两年前的自己,那会刚回国,以中英文夹杂着说为荣,现在知道这真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尽管当时的情况确实是在专业方面的东西我拿英文表达出来会更顺畅一些。但是,中国人讲好英文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你能够做好语言的沟通,用很简洁清晰地道的语言去让一方明白另一方的意思。陆陆续续自己做了很多交传,也参加过很多双语会谈,包括级别很高的几个国际组织的商务交流,最让我震动的还是前面说的那个大叔,中文就是中文,英文就是英文,中英文表达都相当的准确清晰简洁,这才是英语强人。但这种强不是说他的发音很标准,他的口齿很流利,而是他多年的经验和历练,多年的用心和用功,厚积薄发。他们公司的另外一个中国女人,虽然跟他同样的职位,但是一口一个,“哎呀,我在国内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我没有概念,有些中文不知道该怎么讲”,其实,她说这样的话,不仅是中方的人就是在他们本公司的老外眼里应该都是一种耻辱吧,比较丢人现眼而不自知了。其实世界就是这个样子,说着自己的语言土生土长在这边土地上都混得很郁闷,怎么可能去一个完全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思维意识形态的国家春风得意呢?写写又远了,不过基本上回答了版上经常提出的一些问题,我该出国么,我该移民么,为什么英语好找不到工作,国内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美国加拿大澳洲这个好那个好……. 老外尊重你,是因为首先你背后的那个国家强其次才是你强,做好自己,在哪里都会很好。在中国不开心,出国可能会短暂的开心,但会更久的不开心。面对游戏规则,如果没有本事去改变,那就去适应,抱怨只会伤害自己。 (一些体会吧,毕竟在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经常到处溜达,而且回国后效力于垄断国企的鬼不是很多,看到一些子虚乌有的点评也按捺不住,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跟贴,不如完整写一些东西,上述观点是很久以来都在想的,可能有些偏颇,以后再有类似的话题,不会参与讨论了)
另外加一点,在新加坡日子会过得比较爽一些,本身是一个比较时尚的大都市,够热闹,够休闲, 另外公共服务也发达,地铁公交四通八达。吃饭也不错,口味相对来说还是很对亚洲人。同时政府也认识到新加坡的小,所以新加坡旅游业很发达。奉劝在坡岛的同志们一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泰国,大马,印尼,菲律宾,澳洲,新西兰,马尔代夫机会合适一定好好去玩!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那边的海水真是棒!!好几个潜水专家都跟我讲,除了红海海域之外,东南亚和南亚这片就是最好的潜水区域咯。另外,对女孩子而言,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环境单纯,安全,逛街方便,买东西方便。除了气候不太好这一条之外,新加坡整体来说还不错啦!

 

(文/closercc)

关键词:新加坡中国生活工作对比优劣势分析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