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几乎不开伙的新加坡人,靠什么续命?

0
1563

在新加坡,很少有人在家里做饭,甚至有的家连煤气都没有!民以食为天,那在新加坡的大家靠什么活着?

南京有大排档,台湾有夜市,马来西亚有Pasar Malam,说起新加坡,就不得不提小贩中心了。

小贩中心在新加坡是怎样一种存在?

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反应有点“low”,便宜的饭菜,看起来没有很干净的用餐环境…….

但是,今天(3月28日),新加坡正式提交了小贩中心申遗文件,希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其实,这盘局早在去年就布上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去年8月19日国庆群众大会上正式宣布了申遗,这件事居然还“惊动”了CCTV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疯狂为小贩中心申遗打call,发起#OurHawkerCulture”活动,通过摄影作品让在新加坡的人们告诉世界,小贩是怎样一种存在。

整个申遗评估过程需要约一年九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将在2020年底宣布申遗结果。

每个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心中,小贩中心绝对是本地饮食文化的“代言人”。红遍全球的电影《疯狂的亚洲富豪》里挥金如土的富豪们,下飞机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小贩中心吃的!

被奉为“美食圣经”的《米其林指南》中,居然可以看到两家不具备传统米其林餐厅优雅的就餐环境和明星主厨的小贩中心里的小店:

▲崇正虾面和了凡香港油鸡饭面

美国CNBC记者在新加坡的小贩中心做了个“安全度测试”,他把笔记本电脑、手机、钱包留在桌子上,超过2分钟都没人拿。小贩中心测试让新加坡“世界第二安全国家”的头衔实至名归,记者还警告大家别在美国尝试这么做~

就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小贩中心排队买过饭:

和家人一起享用美食:

去年,李显扬和陈清木也曾在西海岸小贩中心吃早餐,根据陈清木的FB,他们在这里“聊天下风云、谈岛国时政”。

一个是和哥哥李显龙总理及大嫂何晶有冲突的李家重要成员,一个是站到人民行动党对立面的前行动党阵营国会议员(他2011年总统选举中以0.34%得票率“险败”给陈庆炎)。这两个“曾经是体制内的反对派”第一次公开坐在一起,竟然选的是小贩中心!

国民食堂解放你家厨房

抛开这些高大上的光环,小贩中心早已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大家的共同记忆。

据统计,有75%的人每周至少在小贩中心就餐1次。新加坡现在有超过110个小贩中心,并计划在2027年以前再增建13个。

▲新加坡超有名的小贩中心——老巴剎,除了本地人,还有很多外国游客来这里就餐

而且,新加坡政府专门提出小贩中心食物价格必须“让国人负担得起”的要求,以控制生活成本,所以食物价格升幅一直低于平均收入增幅。也就是说,在外边吃一顿,说不定比家里做还便宜,毕竟新加坡煤水电都在涨啊!

▲(2018新加坡工资中位数是4437新币/月,吃一餐只要4-8新币左右)

所以,大家压根就没想过在家做饭这事,出门左转小贩中心一日三餐都能解决,而且保证一个月不会吃重样~

沙爹

酿豆腐

炒粿条

肉脞面

鸡饭

当然还有蚝煎、炒虾面、卤面、云吞面、海鲜烧烤、豆花、鱼片米粉、薄饼、东炎汤、肉骨茶、萝卜糕、拉茶、咖喱鸡、黄油鸡、椰浆饭、干炒牛河、印度煎饼、辣椒螃蟹……感觉可以说上一千零一夜!

凭什么可以申遗?

对于小贩中心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新加坡可谓全民支持,在诺维娜小贩中心的申遗板上,大家纷纷书写了自己对它的热爱。至今已有超过85万人支持申遗!

放大看下:

(我支持小贩中心申遗,因为没有小贩中心我就饿死了~)

▲(我支持小贩中心申遗因为“爱吃”已经成为新加坡的标签,而小贩中心的食物更是体现了这一点,不论种族、语言和宗教)

▲(我喜欢吃油条、鸡饭、印度煎饼……..此处省略一万字)

小贩各个社会都有,各个国家都有。新加坡的小贩文化凭什么申遗?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特点:1.多元文化的体现2.完善的制度化运营

从小贩中心的食物可以看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首先,新加坡各种族食品都有,东南亚美食也可以找得到。而且,随着新加坡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小贩中心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现在经常见到日韩料理,甚至法国菜。

▲在老巴剎可以吃到的印尼巴东菜

而且,由于这十多年增加了许多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移民,小贩中心的华族饮食也从传统的闽粤菜系扩大到各种中餐,比如四川麻辣香锅、东北饺子、陕西面食,与时俱进。

▲就想问,身为世界川菜推广大使,多少中国人把身边的新加坡朋友,带进了麻辣香锅的坑?

更重要的是,小贩中心体现了新加坡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文化。在同个屋檐下,可以与有不同饮食禁忌的人相安无事地享受食品,如清真/非清真食品、牛肉等,是不常见的。

▲(归还碗碟时,也分了清真和非清真。截图来自:YouTube Jensen Tung的频道)

另外,就是制度化。与很多国家和社会街边的小贩略有不同的是,新加坡早在50多年前就开始把小贩从街边聚集到有现代设施的多层立体建筑,从政府角度来说,便于管理,从摊贩和顾客角度来说,卫生、方便、舒适。

小贩中心的前世今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小贩中心也不是一天就能管理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移民初期,南来新加坡的苦力聚居在狭隘的“苦力间”,做饭很不容易,在极其密封的空间里,生火做饭容易引发火灾不说,仅仅柴火产生的烟就让人受不了。

因此,他们经常依赖沿街叫卖的小摊贩,以价廉物美的食品裹腹。

▲卖牛奶的小贩

这些小摊贩本身也是南来移民,大多来自中国沿海的闽、粤、琼等地,也有来自印度的。

▲(照片来源:新加坡档案馆)

由于受到原材料和本地水土的影响,小贩们所烹煮的食品逐渐与原籍地产生了微妙变化,形成了新加坡特色,例如:海南鸡饭。

小贩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卖熟食的,为数最多;一类是卖生鲜货的,比如蔬果;还有一类是卖日常用品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种族往往从事不同的小贩行业。例如,售卖熟食的往往是福建人,售卖生鲜货的往往是潮州人,马来人经常在密驼路(Middle Road,今国家图书馆、洲际酒店一带)售卖沙爹和服饰,印度人则售卖飞饼等。

▲这是当年在新加坡河口的小贩。照片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网站

随着移民日渐增加,小摊贩越聚集越多,厨余与洗碗水随地乱倒,滋生虫鼠,形成了卫生、安全隐患,同时,无序的格局也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小贩也往往是小流氓收保护费的对象,对社会治安也形成问题。

1919年,英国殖民地政府开始管制小贩,规定小贩必须定时取得执照。

▲1952年,人们在合乐路排队等候申请小贩执照。照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到了1930年,新加坡有6000多名流动小贩,还有4000多名无牌小贩。

▲1963年,一位在莱佛士坊的无牌小贩被罚款。照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当年的乌节路停车场(今Orchard Central),称为Glutton’s Square,于1966年启用,共有80个摊位,售卖蚝煎、炒粿条、菜头粿等,是70年代的新加坡的一个热门去处。

这里白天是停车场,到了傍晚就让小贩聚集,售卖各种物品。由于时有宰客的新闻出现,因此有个外号叫Jaw’s Centre(食人鲨中心)。

▲1975年热播电影《大白鲨》

人民行动党政府1959年执政之后,开始着手治理小贩现象。60年代,政府把街头无牌熟食小贩聚集起来,并开始修建小贩中心。

在1968至1986年间,小贩中心在新加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964年,芽笼士乃小贩中心开幕,照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小贩中心不但腾出了大量土地,可以作为商业和住宅用地,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而且,把小贩迁入多层立体的现代建筑,既节省空间,还解决了排水及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

最关键的是,小贩中心的摊位数量是固定的,无牌小贩无从“插入”,这就从根本上解决无牌小贩的问题。

▲1977年,政府为流动小贩提供的临时小贩中心。照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到了现在,小贩中心已经走出新加坡,走入世界的视野,成为大家来新加坡旅游的必打卡之地。

新加坡比较著名的小贩中心有:老巴剎、纽顿熟食中心、牛车水大厦熟食中心、黃金熟食中心、和马里士他巴剎等。

▲最早开放于1825年的老巴刹,是东南亚现存最大的维多利亚时期的铸铁建筑,从高空俯拍,真的很美~

小贩中心的兄弟姐妹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有一个小弟叫“咖啡店”,还有个高大上的远房亲戚叫“食阁”。

在新加坡,“咖啡店”不光是可以喝到咖啡的地方,是可以吃饭的。它的形式跟小贩中心相似,但是档口没有那么多,而且一般在组屋楼下,方便社区居民。

咖啡店档口出身的大华猪肉粿条面,也赫然出现在《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上~

▲(照片来源:孙牧宁)

除了是个吃饭的地方,邻居们也经常在这里聊天,偶尔议员也会走访,了解民情。麦波申区议员陈佩玲家里以前就是开咖啡店的,她还曾在邻里咖啡店亲手给居民泡咖啡,让居民边喝咖啡边了解政策。

▲(陈佩玲)

而食阁就高大上很多了,一般是在有空调的室内,如办公楼、商场中,饭菜价格也更贵一点,尤其是CBD的一些食阁,一碗泡菜汤就要10新币!

▲(滨海湾金沙食阁)

从小贩中心走出的大佬

小贩文化对新加坡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催生了一些著名企业。

大家都很熟悉的大食代(Food Republic),老板郭明忠在80年代把小贩中心的经典食品肉脞面、沙爹、海南鸡饭、福建虾面等引入台湾,成立Singa(意即Singapore)连锁店,取得成功。到了1992年,Singa已发展为21家店面的连锁品牌。

▲郭明忠还是面包物语的老板,面包物语是上市公司,旗下的产业超级多~

郭明忠后来成立了福将坊(Food Junction)以及大食代等连锁,都是在小贩中心的基本概念上延伸的大众中档餐饮,后来还到中国多个城市开了连锁店。

▲在上海的大食代

另一家上市公司“口福”食阁,创始人庞琳更是小贩出身,早年在小贩中心卖米粉和椰浆饭。

亚坤创始人黎亚坤从海南来到新加坡,创业时期当过咖啡摊小贩,现在的亚坤咖啡店依然能感受到50年代怀旧感。

最后,再来说一点匪夷所思的小花絮。

以前,顾客在买炒粿条时,可以自带蛋。炒粿条一盘五毛钱,自己带蛋的话,只要付四毛就行。

而且,六七十年代时,炒粿条用的是鸭蛋,不是鸡蛋!感觉是不是更有口感?

▲小贩中心炒粿条现场~

再来给大家讲一条重口味的。

早年,大家在街头吃沙爹,蘸酱是共用的!

你蘸一点沙爹酱,咬一口沙爹,再蘸一点沙爹酱,再咬一口沙爹;我也蘸一点沙爹酱,咬一口沙爹,再蘸一点沙爹酱,再咬一口沙爹;他蘸一点沙爹酱,咬一口沙爹,再蘸一点沙爹酱,再咬一口沙爹……

▲1966年,在政府大厦草场附近(靠近现在的滨海艺术中心和鱼尾狮)的沙爹小贩,照片来源:国家档案馆

大家吃得很欢乐。谁管什么口水什么肝炎什么传染病啊?

其实,沧海桑田的不只是街头小贩变成了小贩中心,还有人们的观点和意识。但永远不会变的,是小贩中心已经成为了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部分。

大家来分享一下你最喜欢去的小贩中心在哪里,最喜欢吃什么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