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春节,我来到变了“空城”的北京

0
793

今天是太太产假结束后上班第一天,需要带办公用品和泵奶工具,所以把汽车充满电送她去公司。春节期间的北京无异于空城,路上很顺利,平时一个小时的车程,今天不到25分钟就顺利到了。

空车跑回来没意思,所以想试一下滴滴快车。注册三个月了,一直没出车。最近平台总是告急,力邀车主过年期间救急,所以就想试一下。没想到平生第一单就是去机场,是一对年轻的广东夫妇带着女儿来北京旅游,今天从赛特酒店出发回家。他们觉得北京不错,就是人太多了,而且地方大也玩不了几个景点。儿子的安全座椅派上用场,小姑娘刚开始不愿意,不过很快就适应了。

顺利到机场,高速公路也免费通行。回来路上没有接到单,不过半路上有乘客派单。他们一家老少四口去走亲戚,顺便到莲湖公园玩。城内停车难,胡同里七拐八拐,他们选择网约车。

刚送到地方,就接到去机场的派单,到地方发现是美国的老太太来看望在北京工作的儿子,今天要回去了。儿子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妈妈上车抹眼泪,可能是知道马上就要分别了。我安慰她不要伤心,反正马上就见到了。她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北京网约车司机的英语溜溜的。

到机场了又接到单,不过这次绕路远了。GPS没有上下层的概念,所以害我到高速公路兜一圈才回来。所幸乘客没有取消订单,他上车说奇怪我兜那么一大圈,不过打车难,所以就没有取消。这对夫妇是做修车行的,刚从上海和杭州旅游回来,埋怨人多的不行,旅游就是去看人的。他们说南方大都市就是好,黄浦江两岸新旧建筑分立两岸,各大景点和酒店也照常营业。他是老北京,感慨北京新旧混杂,没有往日的特色。马上到家了,他们又感慨还是家里好。

进到小区马上就接到单,都不用跑路。乘客是一家三口,小男孩不想上车,儿子的玩具车派上用场,立马小家伙就屁颠屁颠上车了。他们是去吃饭的,路上就聊起二孩,女方坚决不要,说把儿子带到三岁她都全职在家,如今上幼儿园了可以消停了。我说小学半天也要占一个人,她就感慨这样下去和她妈一样退休了。她念叨着孩子三岁她35岁,孩子上中学她45岁,孩子大学毕业她就55岁,如果孩子早结婚她趁年轻还可以给孩子带孩子。

到地方后,我接了上午的最后一单,是一个女孩子去医院。上车后她就一言不发坐在后座,直到下车我们也没有打照面,看着她的背影远去,留下一车淡淡的香水味。她很熟悉道路,我想她大概是来上班的,又或者是来看望病人的。

中午收车回家,顺路买了麦当劳。家里老妈和儿子该吃饭了,我也要接班抱闺女睡觉了。一上午三个多小时,六单流水205元,电量用去60%。我想,哪怕以后国家停办大学,不需要论文了,失业了也可以开出租车养家糊口。重要的或许不是赚闲钱,而是可以一路听不同的故事,体味不同的人生百态吧。上课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聊一聊?

(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马亮,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公众号“公共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