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励志!新加坡残疾医生不可思议的赢家人生

0
2820

111111

在人生的牌局上,陈建民摸到的牌真是烂透了。出生于贫苦家庭,只有父亲一人做小贩养活一个大家庭也罢了,他在两岁时,不幸患小儿麻痹症,双脚瘫痪,连轮椅都买不起。但是更糟糕的是,好不容易经过自己努力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时,居然被发现患上了血癌,不治疗就只剩下一年生命。他不得不经过换骨髓等各种治疗。

陈建民把这样一手烂牌打成的好牌,简直是让我们普通人觉得汗颜。他不仅以残缺之躯读完各大名校的医学院,成为新加坡的医师。在新加坡,医生这个职业在智力上可以碾压常人的,但是,陈建民在体育上也居然碾压了我们这些常人:他足迹遍布全世界,是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

640

年幼就尝遍了人生的艰辛:诞生在贫穷家庭,双脚残疾。

1957年新加坡一个小贩家庭诞了一个婴儿,虽然在家境上已经输在起跑线,但陈建民那时至少还是一个普通而健康的孩子。两岁时,这个孩子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脚瘫痪。贫穷家庭再加上残疾,他已经尝到雪上加霜的人生苦涩。由于买不起拐杖和轮椅,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用爬代步。爬行的苦与累,甚至对心理的消极影响,这个孩子都以极强的忍耐力而克服。但是,客观上,低劣的卫生条件,使他感染一身的皮肤病还有其它各种疾病。

医生甚至建议父母放弃这个孩子,比如送去红十字会之家。一个爬行而全身是病的孩子,是贫穷家庭的沉重负担。父母没有放弃他,再穷再苦也要亲自带在身边。

人生巅峰之一:医学院金榜题名,读遍全球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

亲人不仅不放弃照顾他,而且不放弃他继续追求学业。一般的残疾儿童可能选择进入专门的残疾儿童学校,以便得到相应的照顾。可是陈建民的妈妈他们四处奔走争取让他进入正规学校。“我母亲认为我除了脚不能走,能力不比别的孩子差,所以坚持要我像正常人一样上学。她相信,只有教育可以改变我的一生,让我自立自强”。在妈妈、姐姐轮流背送下,他以极优异的成绩,在莱佛士书院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进国立新加坡大学生命科学系,之后在牛津大学修卫生政策,最后更以全额奖学金完成美国哈佛大学脑神经学博士学位。一路的名校!

超出常人的波折之二:患上小儿麻痹症之外,还中招了血癌

对一般人来说,罹患小儿麻痹症,终生要在轮椅上度过已经是一件非常悲惨的事,但对于陈建民医生来说,这还不是结束——2009年他在法国巴黎用轮椅跑马拉松时,全程42.2公里都流鼻血,差点晕倒在香榭丽舍大道和凯旋门。他回国后检查,赫然发现患上第四期血癌,白血球比常人多160倍。医生说,若不化疗,他只剩一年寿命。 过后他积极抗癌,在六个月化疗后,靠着二姐捐献的骨髓,200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UH)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在与癌症斗争的过程中,他因为化疗而脱发、上吐下泻、口腔溃疡,换骨髓后,也出现脱皮、手抖等副作用,从一个健壮的运动员变成了病猫。

超出常人的成就之三、四:跑完马拉松,娶得美人归

谈到陈建民医生与轮椅马拉松结缘的经历,也颇为传奇。17岁那年,他在报上读到一则新闻,一名因公受伤而残疾的前警员瓦西德发起推动新加坡第一个轮椅体育会(wheelchair sports),这让陈建民好不兴奋,他从家里跑到花拉公园,一瘸一拐的走上跑道去见瓦西德。 瓦西德看着面前充满热情的年轻人,朝一辆空轮椅坐了个手势,对陈建民说:“坐上去,试试看。”因家贫,陈建民一直买不起轮椅,这是他长这么大首次有机会坐上轮椅。他吸一口气慢慢推动轮子,在跑道上转了一圈又一圈,一种新的节奏在他耳边响起:“那是我人生另一个转折点,第一次,我体验到什么叫速度,能够奔跑原来是这么美妙的事情。”之后,陈建民没再回头。在瓦西德指导下,他定期接受各种刻苦训练,当上残疾运动员。1980年,他是第一个在轮椅上完成42.2公里马拉松的运动员。他说: “我花了4小时才到终点,朋友都说我疯了。”

接下来,是一连串挑战,包括亚洲太平洋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甚至残奥会,他一次又一次得奖。 “我要不停的洗链自己,证明人的潜能,永不放弃是我坚持不懈的信念。以前我一天只能做50下伏地挺身,现在我能做450下,将来我可能作600下,一切其实掌握在你有没有这种意志力。”(新加坡眼按:一般人能做50下都不错了。。。他是钢铁侠么?)

640(2)

他当时的女友——银行职员兼老人院义工黄秀金一直在他身边悉心照料。他俩多年的爱情长跑也在2010年10月1日修成了正果——他们在那天注册结婚,而那一天也正是他换骨髓一周年纪念日。

640(3)

1987年开始,陈建民充分利用他的运动才能,为慈善献力。他的第一项慈善活动,是在母校莱佛士书院的跑道上进行16小时马拉松竞赛。那次以后,陈建民接到许多类似的邀请,至今,他已为多个慈善机构募得逾2000万元善款,海内外受惠的单位组织不胜枚举,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南洋理工大学学生会学生基金、新加坡国立大学、工艺教育学院助学金、波士顿儿童医院、 国际慈善组织Global Flying Hospitals、美国加州 Free Wheelchair Mission以及澳洲悉尼的圣乔治医院(St George Hospital)等等。2007年12月19日,陈建民医生以26天17小时43分52秒,完成了在美国、日本、非洲、英国、纽西兰、智利,以及南极的七大洲七项马拉松,改写日裔加拿大公民Richard Takata同年3月创下的30天记录,并刷新世界纪录,其中过程之艰辛,超乎外人想象,特别在南极的时候,地势险峻、冰天雪地,跑起来不容易,更何况是坐在轮椅。即便是在罹患癌症后被化疗折腾的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在2009年8月间,率领40名学生完成了80公里的马拉松路程,为六家医院及全国癌症中心的贫困病患筹得了10万新元善款。本着顽强不屈的精神,陈医生一个月后再参加《海峡时报》学校零用钱基金,牵引一群孩子在跑道上跑足12小时,目标是筹集7万元义款。

2015年,为庆祝建国50周年和骨髓移植后“重生”六年,陈建民医生于8月28日绕着淡马锡初级学院的400米跑道,连骑50小时的轮椅手踏车,中间除了上厕所和喝饮料补充水分,他不睡也不饮食,目标是筹集到5万新元帮助三家慈善机构的弱势孩童。

640(4)

失去行动能力,除了得面对生活上的有形障碍之外,生命中更是忽然多出了许多外界强加在残疾者身上的种种无形界限,但这反而愈发促使陈医生下定决心突破命运枷锁。 “我与生俱来有股强烈的意愿,要向自己和别人证明,只要信念坚定不移,天底下没有办不到的事。一心一意、全情投入地去做,再颠簸的路都走得过来,再艰巨的挑战一样可以克服。 ”他的双亲是小贩,并没有优渥的家庭条件去让他自由追逐成为科学家以及医生的梦想,一切的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陈医生为社会、为人类所做出的努力,获得了国家最高荣誉表扬,让他分别荣获 2001年总统社会服务奖与 2007年国庆公共服务星章。在海外,陈医生的人道贡献更是早已广受肯定,国际社会授予他的奖项包括: 1997年世界杰出青年奖、 1998年共和联邦青年奖、 2000年亚细安青年奖、 2003年《读者文摘》亚洲启发奖 (Inspiring Asian Award)。作为南洋理工大学理学院毕业的杰出校友,他于 2009年获得了南洋卓越校友奖。目前,陈建民在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担任一名住院医生,同时他也是一名国际励志讲师。

看完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作者:@兔猫_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