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加坡视角,看习近平访问新加坡之意义

0
883

习近平这是第一次以中国最高领导人身份访问新加坡。他还有一届半的执政时间,大约七年,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很大。同时,中国会在两年后的中共十九大引进新的中常委,为第六代领导集体在中共二十大上台铺路。另一方面,新加坡的第四代领导也正在成形,本次的侍从部长王瑞杰就是第四代领导核心成员之一。习近平此次访问有助加强两国领导层的相互认识和交流,而且签署了八项合作文件,包括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及启动新中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谈判的文件,有助两国关系和合作的提升。

从苏州到天津再到重庆

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新两国政府之间的第三个合作项目。要了解这个项目的意义,有必要先回顾前面两个合作项目。

1994年启动的苏州工业园是两国政府间的第一个合作项目。90年代初,中国在经历那场政治动乱和随之而来的西方制裁之后,逐渐重新开放,在经济上重视与外国合作,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苏州工业园,新加坡提供了亲商和招商引资以及经济和城市规划和治理的知识和经验,无疑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对新方来说,这个项目提供了一个深入认识、了解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相互运作,以及与中国中央和地方官员建立深厚友谊的绝佳机会。对中方来说,苏州工业园提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整套理念,在经过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系列调整之后,可以将之制度化,并将之辐射到苏州以外的地区。我们现在看中国许多地方的工业园和城市,不少带有苏州工业园的影子。

2008年启动的天津生态城是第二个合作项目。当时正值中国举办奥运会之时,城市化和城市环保问题显现出来,因此这个项目以“三和”(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三能”(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为宗旨和原则,希望提供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城市楷模。新加坡本身缺地、缺水、缺人,在天津生态城,两国的合作恰好就是看中这点——华北缺水;项目选中的滨海新区那个地块本来是盐碱地,是不合适居住的土地,当然当时也没人居住。天津生态城就是想在这么一个缺水、缺地、缺人的地方把城市和经济建设起来,而且是生态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经济。与苏州工业园一样,天津生态城如果取得成功,就可以把这个经验辐射到周边的华北城市,可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一个城市和经济发展模式。

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着重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代表了中国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最新动向,也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这个项目的有三个战略目的,一是配合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把合作定在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这一新范围,一是加速中国中西部发展,一是把长江经济带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相配合。

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和传统物流业发展得很好,如航空、船运、海港、国际贸易,这当然可以为“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很好的经验和知识。另一方面,中国的一些新兴行业是走在世界前端的,比如网购、快递服务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中新两国在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合作,成果肯定可以期待。

中国下一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动力是在中西部,两国政府间的这第三个项目定在中西部,可以刺激中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从经济和区位优势上说,重庆兼备了长江经济带和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有利现代互联互通,也有利于一带一路与中西部发展的相结合。一带一路主要的就是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业,如国际商务、国际金融、贸易、物流、船运、空运、港口管理等。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发展成功,既可以通过陆路连接西亚、欧洲,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也可以通过长江连接上海出海口,乃至通过海路通往东南亚、西亚,带动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对新加坡来说,如果能配合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论是在中国境内或一带一路所覆盖的地区,肯定也能享受不少商机。

中新关系新定位

中国的对外关系大概有五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其他伙伴关系、不是伙伴关系(比如中日是“战略互惠关系”,不带“伙伴”二字)。本次中新两国联合声明中,把两国关系的新定位是“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理解为“合作伙伴关系”中的最高级别,相对原本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定位,这是很大的提升。“全方位”三字,显示中新之间比中国与其他国家有更多维度的友好合作关系。尽管这个合作伙伴关系并不出现“战略”二字,但是,习近平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会上,以“中新关系、战略合作的缔造者”形容李光耀,从这个角度看,两国关系定位尽管没有出现“战略”字眼,但并不妨碍两国实际上存在的战略关系。

至于两国关系定位中的“与时俱进”,很好理解。以两国政府间的三个合作项目为例,它们抓紧了时代的需要,都是与时俱进的好例子。苏州工业园抓紧中国全面工业化的时机,天津生态城抓紧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机,而新中(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则抓紧了中国经济从二产向三产转型的时机,可谓与时俱进。两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高度互补,加上这20年来发展出来的相互认识和了解,因此这些高层次的合作能够取得成功。除了这三个标志性项目,两国本次签署的几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包括了城市治理、规划和管理领域合作、让两国资深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到专注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的学府短期教学计划、在广州知识城设立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并启动新中自贸协定升级版的谈判,两国合作的领域大大地加广、加深。仅仅从这些角度看,就可以理解为何新定位会冠以“与时俱进”四字。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也明确指出,“中新关系25年来的发展,紧密契合两国发展战略,契合中国发展方向和新加坡独特优势,走出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合作之路。”

据了解,双方也会加强其他一些方面的关系,或者改进、发展现行关系中的一些短板,例如安全和防卫领域。但对新加坡来说,这既牵涉到地缘政治,也牵涉到国内的种族关系,必须是一个谨慎的、渐进的过程。

两国合作的价值

此次习近平对新加坡国事访问,最大的成果就是两国的合作价值和前景得到认可。

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会上提到,“我经常回忆起和李光耀先生会面时的情形,他讲的话,言犹在耳,对我的启示很深”,确认了新加坡对中国的价值。双边关系的重新定位、第三个政府间项目的确定、自贸协议升级版的启动谈判,还有上述几个合作项目的启动,在在说明两国之间存在合作价值。

对中国来说,新加坡作为亚细安的中国关系协调国,应该有助中国与本地区国家的相互沟通和本地区的稳定。新加坡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的大力支持,也有利于在亚细安内部形成一定的影响和倡导作用。

如果把习马会也考虑进去,那么新加坡从本次高访的收获更大。中国外交部在总结习近平第二天国事访问的文告中写道,习近平感谢新加坡为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提供便利,当面对李显龙表达了谢意。马英九11月8日在脸书上说,新加坡在促进及见证促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若不是李光耀、李显龙父子,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中国资深媒体人赵灵敏认为,放眼亚太,新加坡是为数不多的有一定国际威信和影响力而且各方又可以接受的中间人,习马会的举行突显了新加坡在两岸的影响力,也展示了新加坡一直在苦心经营的软实力。

相对当年汪辜会谈,新加坡在习马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两岸关系今非昔比,新加坡不可能再象上世纪90年代一样扮演主动角色。习马会以新加坡为地点,实在是唯一选择,这就说明了新加坡在国际和区域事务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原载《联合早报》2015年11月11日《热点话题》。感谢作者授权转载。作者许振义任职新加坡隆道研究院总裁)

新加坡的隆道研究院,关注中国和平崛起和亚太地区发展带来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追踪世界热点、难点问题,从东方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和战略构想,帮助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