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关系对台湾总统选举之影响

0
732

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总 统候选人蔡英文率团飞往美 国,在洛杉矶、芝加哥、华盛顿、纽约、休斯敦和旧金山六大城市展开12天的访问行程。除了拜会美国行政官员和国会议员,并前往智库“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据台湾媒体报道,蔡英文此行首次进入白宫与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亚洲太平洋事务资深主任麦艾文(Ewan Medeiros)交谈了90分钟,甚至与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路过打招呼”。其他会见过的重要美国官员和国会领袖,还包括国务院第二号人物、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ny Russell),以及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艾斯(Ed Royce)。负责操盘安排的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宣称,蔡英文访美之行“非常成功”。

6月20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表示,在7月19日国民党全体党代表大会确认洪秀柱为总统候选人之后,将安排洪访问美国;但洪秀柱表示自己选举起步较晚,更需要勤跑基层寻求支持,她会约美国在台协会(AIT)新任台北处长梅健华(Kin Moy,曾任负责东亚—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见面,向美方表明自己的两岸政策立场。8月3日,梅健华在同一天内分别拜会洪秀柱和蔡英文,避免给外界留下偏向任何一边的误会。洪秀柱承诺,要是当选,九二共识将是维持两岸和平最重要的梁柱;蔡英文则说,民进党将与美国紧密沟通,共同推动台美经贸及安全在内的整体关系。

蔡英文第二次选前访美比四年前的第一次“成功”,让民进党上下和支持者信心满满,更让国民党焦急。要不要访美?洪秀柱与中央党部不同调,给外界不够团结的印象。台湾总统候选人为什么需要访美?在台湾选民眼里有什么意义?竞选本国总统大位,选前却又必须到另一个国家访问、沟通、争取该国政府支持,这样的思路和做法,与候选人宣称要“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完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美国长期扮演台海安全的“监 督者”角色

中华民国与美国在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形成战略同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防止解放军攻台,改变了原先准备放弃蒋介石政府的政策,积极派遣美军顾问团协助国民党军队。但美国不支持蒋介石反攻中国大陆,担心与中共甚至苏联开战,也担心国民党军队分散了防卫台湾的力量。1979年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但同时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Taiwan Relations Act),作为美国政府协助台湾自我防卫的承诺,以及对台出售防卫性武器的法律依据,但该法并未明确提到美国出兵保卫台湾的义务。从1950年到1979年为止,华盛顿与台北长期属于“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但美国同时扮演台海安全的“监督者”角色,既协助台湾防范来自大陆的军事攻击,也反对台军反攻大陆,甚至迫使国民党政府放弃核武研究计划。

东西方冷战时期,华盛顿基于联合中国大陆抗衡苏联的战略需要而与北京建交,让蒋经国和国府有被出卖的感觉。另一方面,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年间,台湾军队在台海掌握绝对的制空和制海优势,解放军难越雷池一步,加上台湾经济的起飞和高速增长,让台北自觉与华盛顿地位对等。台湾学者包宗和因此提出“战略三角”的概念:美、中、台之间是完全平等的行为者,各行为者独立追求 在结构中的效益极大化。➀ 另一位台湾学者吴玉山的“权力非对称论”考虑到两岸规模不对称的现实,仍将台湾放在可以选择“抗衡或扈从”的主动位置,认为台湾影响力虽小,在美中对抗或合作之下得到的权力空间不同,仍需靠自身的决策来谋求利益最 大化。➁

 

民进党及台独人士长期视美国 为“保护者”

1979年12月高雄发生了“美丽岛事件”,国府大举逮捕异议分子。但在美国压力下,蒋经国只以叛乱罪提控策划游行的黄信介、施明德、吕秀莲、陈菊等8人,并宣判施明德无期徒刑,黄信介14年有期徒刑,其余6人12年有期徒刑,无人被枪决。8人在1987年解严前后获释,几乎成为党外运动领导人物。同时,尤清、江鹏坚、陈水扁、谢长廷、苏贞昌、张俊雄等被告辩护律师,经“美丽岛事件”崭露头角也成为党外势力(民进党前身)的重要人物。此外,1982年“陈文成案”、1984年“江南(刘宜良)命案”,都导致美国政府与国会介入调查,并向国府施压。加上美国曾是许多台湾青年出国留学的首选,也是许多党外或民进党人士获得政治思想启蒙的发源地,美式民主因此成为台湾反对运动的参考模式和奋斗目标,台独联盟便长期在美国活动,直到1991年才迁回台湾。可以说,美国既是台湾反对运动的“政治导师”,更被民进党和台独人士长期视为“保护者”。

1990年代美国对台湾统独议题 之影响力1995年6月,李登辉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发表“民之所欲,长在我心”,首次提到“中华民国在台湾的2100万人”。在中南海看来,李一再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为“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制造舆论。而克林顿政府出尔反尔,相隔17年让台湾最高领导人访美,给李登辉在国际社会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 打气。北京一方面中止大陆海协 会与台湾海基会协商,一方面 针对李登辉展开“文攻武吓” ;1996年3月台湾举行第一次总 统选举前夕,解放军两次在台湾 海域进行导弹演习,美国紧急调 动两支航空母舰战斗群赶赴台海 警戒,而李登辉顺利高票当选中 华民国第九任总统。可以说,美 国对这次台海危机所做出的军事 反应,给了岛内台独势力一种错 觉:以为当大陆准备对台湾采取 军事行动时,美国必会出兵保护 台湾。

2000年3月台湾总统选举结 果,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相对优势击败宋楚瑜和连战,成为中华民国第十任总统。曾任陈水扁政府总统府谘议、民进党国际事务部副主任的刘世忠指出,美国政府长期习惯与国民党政府打交道,对于陈水扁与民进党感到陌生,为预防中国对台湾选举结果可能采取激烈反应,而强力介入陈水扁当选后的两岸关系走向。该年3月22日,众议院前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汉密尔顿(Lee Hamilton)与当时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赴台,表面上传达克林顿总统的祝贺,其实是企图影响陈水扁在两岸政策上的宣示。5月3日,候任总统的陈水扁告诉美国在台协会前理事主席白乐崎(Natale H. Bellocchi),其就职演说关于两岸政策部分“一定会让美国满意、国际社会肯定,也会让中国找不到任何藉口说台湾挑衅和制造麻烦”。陈水扁事后承认,其“四不一没有”中的“三不”(不宣布独立、不推动两国论入宪、不推动统独公投),即来自美国的压力。这“三不”其实在他当选之前,已向美国在台协会私下保 证过。➂

 

陈水扁对美“过境外交”

2000年8月陈水扁首度出访邦交国时过境美国,克林顿政府严格禁止他在洛杉矶公开活动、接受媒体报道及与美国议员或政要接触。2001年4月,由于中美两国在海南岛发生军机擦撞事件而陷入外交危机,小布什政府过后宣布对台出售“爱国者”三型飞弹、基德级导弹驱逐舰、柴油动力潜艇、长程定翼反潜机。同年5月21日,陈水扁第二度出访中美洲时过境纽约,去程时得以会见20多位国会议员与纽约政要,并有部分公开参观行程;回程过境休斯敦时,更与共和党党鞭汤姆·迪雷(Tom DeLay)一起观赏棒球赛。按刘世忠的说法,就是美方在处理台湾领导人过境美国的“舒适、安全、便利”三大原则外,渐进加入了“尊严”的要素。由于这次“最高级别”的高规格接待,此后美国接待台湾领导人规格的高低,便成为台美关系好坏的“晴雨表”。

然而,“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使小布什政府改变外交决策思维,必须加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恐合作。反观陈水扁在2002年8月提出“一边一国论”并主张“公投立法”,触怒了小布什总统。2003年12月,美国警告反对台湾进行“统独公投”,小布什在会见中国总理温家宝时公开表示“反对台湾领导人片面改变现状”,美台关系从初期良好的“战略一致”开始走向“战略分歧”。2006年,美国只允许陈水扁过境“级别很低的”阿拉斯加,且没有接待,导致扁临时决定放弃过境美国;他最后一次出访中南美洲,则根本没有过境美国的规划。

 

2006年“马英九现象”

2006年3月,时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先后在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五大城市访问,除了在哈佛大学、美国企业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发表演讲外,还会见了副国务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副国家安全顾问柯罗契(Jack Crouch)、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前市长朱利安尼(Giuliani)。结束访美返台,马英九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同陈水扁会面,要当面向总统建议“趋吉避凶”之道。

马英九以在野党领袖身份访美后,民调宣示他的满意度飙升9个百分点,达67%,而陈水扁支持度相对创下18%的历史新低。政党分析进一步显示,民进党支持者对马的满意度高达34%,飙升了10个百分点,而国民党支持者的满意度更创新高,达91%。整体而言,对马英九访美表现,76%认为此行成功,另74%认同马英九提出的两岸论述;认为此行对马英九角逐2008年总统大位有加分的高达80%。

 

蔡英文两次访美的差别待遇

四年前访美时,蔡英文的心态比较像是同美方进行贸易谈判及学理争辩,并未明确提出“九二共识”的替代方案,也未明确回答如何确保当选之后维持台海和平与两岸互动。于是,白宫国安会高层透过《金融时报》对蔡英文能否维持两岸稳定,表示不放心。这次,蔡英文率领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副秘书长刘建忻、国际事务部主任黄志芳以及民进党立法委员萧美琴等十多人访美,到华盛顿拜会美国行政部门、国会和智库,就台美关系、亚太安全等议题交换意见,并得以进入白宫国安会与麦艾文交谈了90分钟。

6月3日吴钊燮向媒体透露,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John McCain)等对中国大陆在南中国海的扩张行为表示“高度忧心”,并指会积极推动台湾加入多边军事演习,推动两军一起受训,支持台湾国防工业发展。蔡英文则促请美国继续协助台湾加强自卫能力,并表示将加深台美贸易关系,准备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蔡英文在华盛顿智库“战略及国际研究中心”表示,两岸关系发展应从长远角度考量,台湾内部目前已达成广泛共识,就是希望两岸维持现状。如果当选,她会“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以及“在两岸二十多年来协商与交流互动所累积的成果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蔡所谓“中华民国宪政体制说”及“两岸二十多年来协商与交流互动累积的成果基础”,正是依循陈水扁执政初期的相同立场,就是要回避“一个中国”与“九二共识”的替代性说法,以区隔与马政府的差异,既向华盛顿、中间选民交代,也希望民进党支持者和北京不会太反感。

 

结语

冷战时期,美国与中华民国虽属军事政治同盟关系,台湾虽然需要美援以对抗中共,但华盛顿视其为“围堵中国”战略的“不沉航空母舰”而不支持国府反攻大陆,甚至最终选择与北京建交,让两蒋父子对美方的台海“监督者”角色多有不满。即使李登辉主政,也意识到台美利益未尽相同,视彼此为对等关系。民进党人长期视美国为“政治导师”和“保护者”,以同国民党竞逐政权;上台执政后面对中国大陆威吓,更需要美国撑腰好让台湾选民安心,陈水扁多次希望能够仰仗美方与北京沟通,更期望美国能将台湾置于东亚军事同盟的保护伞下。但由于陈水扁本人的选举思维过度操作,其两岸政策摇摆不定,以为美国对台支持无底线,一再冲撞华盛顿的“红线”,终究动摇了台美互信基础(刘世忠语)。正是陈水扁执政八年高调宣传与美国“过境外交”的接待规格,尤其2006年马英九访美与其形成强烈对比,台湾政治领袖访美获得美国官员和议员会见的层级和地点,开始被台湾舆论和选民视为美方支持程度的指标。马英九访美后高票赢得2008年总统选举,而蔡英文2011年得不到奥巴马政府表态肯定,在2012年总统选举挑战马英九失败,让各方高度重视蔡英文此次访美之行。台湾舆论将总统候选人选前访美比喻为接受华盛顿的“面试”,其实反映了中国大陆的全面崛起,动摇了昔日中美台战略三角等边关系的平衡,台湾在亚太地缘政治结构中日益失去对等地位的政治现实。

作者李气虹为新加坡隆道智库研究员。


参考文献

1.包宗和:《战略三角角色转变 与类型变化分析—以美国和 台海两岸三角互动为例》,包 宗和、吴玉山编《争辩中的两 岸关系理论》,台北:五南出 版社,2009年,第八章。 2.吴玉山:《抗衡或扈从—两 岸关系新诠》,台北:正中书 局,1997年。 3.刘世忠:《历史的纠结》,台北: 新台湾国策智库,2010年。


政策分析类刊物《隆道观察》由注册于新加坡的隆道研究院出版,关注中国和平崛起和亚太地区发展带来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变化,追踪世界热点、难点问题,从东方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和战略构想,帮助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和谐社会。《隆道观察》定价每期$10新币,如需订阅可写email至[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姓名,电话和邮寄地址,将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络。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