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宝宝分离的时候,家长们除了不舍还要知道这些

1
1291

花花分享的《魔法亲亲》是一本助于缓解分离焦虑的绘本。有人心想,“分离焦虑”字面上理解貌似就是孩子和爸妈分开之后会焦虑的意思吧,这没什么,哭哭闹闹过几天就好了。可是有的妈妈一定经历过宝宝像考拉一样粘着你不放的状况,本以为再大点就没事了,可是越来越怕生,对环境观察的时间越来越长。

640

分离是孩子要学习的重要一课,扪心自问,成年的我们真的知道怎么面对分离吗?成长的路上与同学、好友的分离,成为大人的我们和恋人和亲人的分离,我们真的处理得毫无遗憾吗?坦白地说,这极可能是我们缺失的重要一课。

精神分析大师Bowlby抛出过这些问题:

  • 为什么一个孩子会在妈妈不见的时候感到痛苦?孩子在害怕什么?
  • 他/她为什么应当感到焦虑?为什么孩子会紧紧粘住妈妈唯恐她再度离开?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749

与分离相对的是在一起。在出生后的六个月里,婴儿与照顾他的人(caregiver),一般是妈妈,逐渐建立了“依附关系”,在一岁时达到高峰,直至一岁半。在“依附关系”中,妈妈被当做安全地带。

Bowlby在当住院医师时,注意到一位因病住院而与父母分离的小女孩在两周内的行为产生的急剧变化。他把这些行为详尽记录下来,整理成论文发表在美国医学年会时,他的医生执照险些被吊销。因为当时的人们不相信与依附对象分离对人的行为会造成如此强烈的影响。

 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安全模式

“ Anxiety in children is originally nothing other than an expression of the fact that they are feeling the loss of the person they love. ”

——SIGMUND FREUD ( 1905b)

当孩子感受到所爱之人的缺失时,焦虑成了孩子的一种原始的表达。当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既定的安全模式也随之受到了威胁。因而,这份焦虑会在不同的年龄发生,哪怕上了小学,分离焦虑也是普遍的。

6402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802

在童年早期,面对分离,哭闹、发脾气、紧抓妈妈不放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反应。每个孩子的焦虑程度和频率因他们自身的性格气质和成长环境而异,爸爸妈妈都可以通过一定方法缓解和安抚孩子的焦虑。

然而,有的孩子的焦虑并没有缓解,哪怕父母倾尽了全力。其症状表现为:

a.离开家或与父母分开时,表现得很痛苦 

b.一直担心会失去父母,或担心父母受伤 

c.一直担心父母离开后自己会迷路或被绑架 

d.害怕独自一人 

e.做恶梦或不敢睡觉 

f.一直抱怨身体不舒服,出现头痛、胃痛、呕吐等生理反应 

注:出现三种以上症状,且焦虑持续四周以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状况,则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811

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从分离焦虑的表现能窥见焦虑源于恐惧,而恐惧产生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陌生的环境,转换幼儿园或学校,亲人或宠物的离世……都会触发孩子内心的恐惧,产生“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我不认识这些人,不知道怎么办”,“我没来过这里,我会不会回不了家”等想法。当妈妈这座安全堡垒消失的时候无异于世界的崩塌。

人类面对未知时自然而然产生恐惧。可是当因为着急上班或手头上有很重要的电话之类的状况分散了注意力,爸妈很可能在可信赖的人(帮助带孩子的家人)的“怂恿”下趁着孩子不注意偷偷离开。我们容易忽略了孩童的未知,因为我们习惯了成熟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在已形成的对世界的已知中无暇顾及孩童真切的需求。无论怎样,请不要偷偷离开,那是在辜负和瓦解孩子对你的信赖。

6403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824

Bowlby的依附理论中通过观察孩童与母亲分离时的表现和分离后的表现过程,提出了分离焦虑的三个阶段:

——抗拒阶段(protest)

一旦看不见妈妈就哭闹,拒绝他人安慰,着急找回妈妈。

——绝望阶段(despair)

当分离时间延长,孩子变得安静,但伤心沮丧。

——隔离阶段(detachment)

孩童会避开或排斥其他人,包括母亲。

孩童的自我疗伤会变成一种看似积极的消极抵抗。他/她不再为妈妈离开而难过不已,长大后可以与人很好地交流,但很少付出真感情,因为内心缺乏温暖。

6404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837

Mary Ainsworth在她著名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实验中,观察母亲们与她们一岁大的婴儿之间的互动,从而分析总结人类不同类型的依附形态。实验方法很简单,在一个有玩具的陌生房间内,先让母亲与孩子玩一阵子,研究者观察婴儿和母亲间的“安全模式”,然后让母亲离开房间,研究者观察婴儿的“分离焦虑”,然后请母亲回到房间,记录婴儿对母亲去而复返的反应,即“重聚行为”。

由此归纳出四大类型:安全型、逃避型、抗拒型、错乱型。如下图顺时针方向。

6405

依附类型其实也适用于成人,尤其在恋爱中能凸显出来~

6406

不论孩子更接近哪一个类型,在往后成长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分离焦虑。但是,这个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要好好面对分离焦虑。

qq%e5%9b%be%e7%89%8720161024113853

0-2岁的宝贝 

1 回应当宝宝感到焦虑或不舒服时自然想要依附妈妈,如果妈妈总是可以给宝宝很好的回应,经过几次充满安全感的经验,宝宝会更有信心自己去面对焦虑产生的恐惧。所以,刻意训练孩子、不去抱孩子反而会加重分离焦虑。

2 预告

进入到陌生环境前,给孩子一个预告。通过分享照片、绘本、去场地周围走走看看等预告式的行为,让宝宝对环境稍微熟悉一些,可以减缓焦虑程度。

3 示范

妈妈给宝宝的一个良好示范胜过无实际内容的语言鼓励。孩子因为信任妈妈所以模仿妈妈的行为。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妈妈请先陪伴并示范,半小时或一小时后,孩子有了安全感,自然会离开妈妈向外探索。

4 触觉刷

大脑处理情绪的区域与处理触觉发展的区域高度相关,用触觉刷给宝宝按摩,有助于情绪稳定性的发展。

5 父母的情绪管理

8个月以后的孩子很会察言观色了,能分辨出批评的语言、负面的情绪。如果爸妈觉得孩子黏人、爱哭而产生负面语言,只会让孩子更焦虑,更不愿意、不敢离开妈妈。

6 躲猫猫

是的,你没看错!王宏哲《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中,隆重介绍了躲猫猫游戏。宝宝心智尚未成熟,对“物体恒存”有错误的解读,因而担心妈妈再不回来了。躲猫猫是一个让宝宝知道妈妈不见了还会再出现的小游戏,帮助孩子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

7 练习说再见

重要的事说第二遍:请爸爸妈妈不要偷偷离开孩子,这是在破坏孩子对你的信赖。请认真告诉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并清楚地和孩子说再见。

6407

2岁以上的孩子

1 训练分离

从短距离、短时间的分离开始,明确告知孩子妈妈要去厨房洗碗,等一会儿回来,让孩子知道分开后会再回来。孩子哭闹着不肯的话,用数数或者唱歌的方式,了解分开的时间。当然啦,爸妈要说话算话,离开要干脆,回来要准时。

2 分离仪式

挥手再见或者亲脸颊、飞吻都可以成为你和孩子间简单的分离仪式,重点在于每次分离的仪式都是相同的。这样的重复也是一种安全感,因为同样的一个仪式会让孩子自动联想到妈妈会回来的。

3 抱不抱

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如果没有主动讨抱,应改让孩子有更多独立的活动空间,尽量减少把孩子抱手上或推在娃娃车里的机会。

4 与孩子沟通

第一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昨天,婷婷姐姐来家里玩的时候你好安静,一直坐在我旁边。好像家里来人了你会有点紧张,是吗?”从一件具体的事情谈起,听孩子的回答。爸妈也可以分享给孩子,自己在他这么大的年纪感到焦虑的事情或经历。最后,简洁明了地问清孩子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草率地妄下断论,请温柔地冷静地认真地告诉孩子没关系,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

第二步:带孩子了解焦虑,能自己发现是不是焦虑了。而不是让孩子以为自己很奇怪、身体有问题之类的。主要是三方面:身体感觉、想法、行为。用自己的身体来引导孩子理解,例如:焦虑的时候,呼吸急促,头晕、心跳加快,想要躲起来或者逃跑。

第三步:引导孩子回答两个重要的问题。1.如果睡一觉醒来,你的焦虑担心害怕统统神奇地消失了,你会做什么?2.你的家人/朋友怎么知道你不焦虑害怕了呢?让孩子回答出尽可能丰富的答案,这是一个学习如何控制焦虑的过程。

6408

 

其实,分离,对爸爸妈妈来说也不容易,当孩子哭闹的撕心裂肺的时候,爸妈心里甚至可能会产生内疚的情绪,并且伴随着无尽的担忧。可是当孩子每分每秒都占据你的注意力时,你会精疲力竭,也可能产生完全没有个人时间的怨愤感。

以上情绪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只是请提醒自己,孩子正在通过分离学习信任你,正在走向自我独立的路上努力着。

Reference:

  • John Bowlby. (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II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conditions/separation-anxiety
  • http://www.helpguide.org/articles/anxiety/separation-anxiety-in-children.htm#anxiety
  • https://www.anxietybc.com/parenting/tools/talking-your-child-or-teen-about-anxiety

 

(感谢花花授权新加坡眼发表)

1条评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