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9成孩子上补习班,年花11亿,这真的没问题吗?

0
2256

最近新加坡教育界好消息不断,先是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表明,本地中小学生的数理能力出色。在经合组织举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我国中学生在全球72个参与评估的教育体系之中独占鳌头。

这些殊荣除了归功于学校、老师、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努力,以及基础教育体系的决策与执行者外,是否还有其他成功因素呢?

我完全没有受过新加坡式的基础教育,只是在孩子入学后才对此系统略有了解。新加坡式基础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通过不同年龄段的筛选,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利用。

640

▲示意图

小学生基本只上学半天,所以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很可能是学生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这么一来,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就很重要了。问题是,对有工作的家长来说,这在时间与精力上不太现实,而且即使有心,也未必能够承担起督促、辅导及帮助孩子进一步学习的责任。因此,补习中心遍布本岛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

据统计,现在每年有120万户,也就是九成的新加坡家庭,会送孩子去至少850所受教育部认可的补习中心上课,花费高达每年11亿元。这种全民补习折射出另一面:在月入少于4000元的家庭中,只有20%会送孩子补习。也就是说,在这一全民运动中,家庭收入起到了教育投入分层的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为阶层固化,提供了一个相当让人不安的注脚。

6402

▲示意图

自己以前读书时父母从未太关注过,所以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也基本算是放任自流的,只要她身体健康并保持快乐,学业的重要性相对次要。然而,去年三年级快完时,我才发现一个问题。虽然孩子的学习不算差,从未上过一天补习班的她,在邻里小学最好的一班里,大概是前十来名的水平,但这次在高才班选拔(GEP)中落选,却给我们敲响警钟。在这样一个不断筛选的系统中,我们很难独善其身,而且对她自身而言也未必公平。

因此,月前我与妻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关注孩子的学习,发现虽然她各科考得还不错,但学校老师提出的一般性要求,与实际高才班选拔标准,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我看来,小学教育的关键固然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但在很多时候基础性的记忆、练习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像汉字书写、英语拼写、数学公式与各语种的诗词记忆等,都需要花工夫不断重复。

而受限于小学生的在校时间,很多要求都无法达到。简而言之,我觉得新加坡式小学教育是在为众多普通学生提供一定的基础,但要出类拔萃,则只能靠家长或补习中心,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学习应试技巧与练习习题,来提高考试成绩。至于考试成绩为什么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起码就目前而言,这是筛选学生进入名校的最重要标准。

2005年的一项本地调查发现,补习对学习成绩帮助并不大。不过,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较多,而且我检索了其他国家与地区如日本、美国、越南等的类似学术调查,表明补习确实会对学生成绩有正面影响。尽管如此,我绝非支持这个政策,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会影响到代际教育模式与阶层流动,这不但需要全民检讨,更需要政府想办法加以解决。至于那些主要以兴趣为主、补习学业为辅的课外活动中心、科学工作坊、文化兴趣与生活技能班等,或许可以成为我们考虑的选择?

(感谢作者纪赟授权新加坡眼发布,原文首发于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