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环球影城好大哦,是新加坡的第一个大型游乐场吧!”
“以前,我呀,付几毛钱就能到新世界玩呢!新加坡以前可有三个‘世界’,能看电影、玩游戏、吃好吃的,跟你现在的‘环球影城’差不多吧。”
新世界 New World Amusement Park
或许你们看过City Square Mall 的入口处有个白色的大门,上面写着“新世界”。名字与商场不符,外观也有些格格不入,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大门?新世界又是什么地方?
1923年,一片4,200 平方米草地由王文达(1888-1941)和王平福(1889-1968)兄弟开发成“新世界游乐场”,开辟了新加坡游乐市场。当时,邵氏兄弟本来持有新世界50%的股份,后来他们将股份全部买下。
(取自: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图源: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
荒凉草地摇身一变成了游乐场,一时间吸引了大批访客。那时的门票是10毛钱,但是游客必须为里面的游戏和食物额外掏钱。
5毛钱一个游戏,当时一碗面是3毛钱。玩一次游戏算是一种奢侈。即便如此,即使是晚上依然还有很多人到那儿逛逛。
小情侣“拍拖”,小孩儿玩游乐设施,家长尝美食。累了就到戏院看戏,度过愉快的一天。
想要跳舞可以到歌舞厅聘请一位女伴一起跳舞,越早到越有机会选到心仪的女伴。新世界的歌舞厅是当时最有名之一,不仅地方大,甚至还备有空调。
新世界其中一个有名的项目就是在1949年成立的“脱衣舞”表演。由于吸引的人太多导致当时的警察强行停止这项表演。不过,几年后,这项表演被另一名女士重新带回新世界的舞台。
新世界甚至开启了新的表演模式:歌台。1942年,新世界是新加坡首个以歌台形式进行演出的地方。日后的7月歌台便是源于这里。
日本占领时期,新世界改名为Shin Segal,变成了对市民开放的赌博场所。
随着购物中心、卡拉OK、电视节目的崛起,游乐场也不再是人们首选休闲地。随着买衣服、唱歌、跳舞、看节目都有独特的场所,人们已经不用到需要购买门票的游乐场享受这些设施。因此新世界开始没落。
1987年,邵氏把这片土地卖给了城市发展集团(City Developments)。
如今,昔日的游乐场变成了商场和住宅区。城市广场(City Square Mall)是新加坡第一座绿色商场,环保理念通过巧妙的设计展现。这里的东西令郎满目,应有尽有,吸引人群过来逛街。
似乎能从商场外的新世界门窥探那时新世界的火爆程度。同一个地方,记载了几代人不同的记忆。
当然,那个时代可不止一个游乐场。新世界走红8年后,大世界出现。它位于锡安路(Zion Road)和金声路(Kim Seng Road)一带,总面积300,000 平方英尺。
这片土地以前是华人坟场,土地的主人便是李春荣(慈善家李光前的亲戚)。他把坟场发展成游乐场,旨在让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游乐设施,但也有些不详之感,由于生意不好,1941年,李春荣把大世界卖给了邵氏兄弟。
(取自:国家文物局 Roots.sg,图源: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邵氏兄弟还没来得及好好整顿,大世界就成了澳洲战俘的监狱。后来,为了确保游乐场能继续营业,战俘被关押在游乐场后方。和新世界一样,大世界在二战期间也成了赌场,改名Dai Segai。除了赌博,拳击比赛也很受欢迎。
二战结束后,大世界开始有不同的活动。如果说新世界以歌舞表演闻名,那大世界则是以电影院、戏剧和拳击比赛闻名。大世界的戏剧种类繁多,有京剧、潮州戏剧、广东戏剧甚至有马来戏剧。
游乐设施建成后,吸引了更多人前来。“鬼火车”一下子成为了全城孩子都想要坐的游乐项目。虽然已经有新世界在前,但大世界依然吸引大批游客,包括英国军人、上流社会人物等等。
大世界在1958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开幕仪式,而那天也是游乐场的青天影院(Sky)的盛大首映。美国女明星伊丽莎白·泰勒女爵士和丈夫迈克尔·托德一同出席了首映。这一天起,大世界的人流几乎没有断过。
有记录表明大世界最高人流量竟然达到一天5万人。当时新加坡的总人口大约只有200万人,可想而知大世界有多受欢迎。
当然,大世界可不止这一个影院。另外三个影院分别是环球、广东和大西洋影院。个别影院有自己主推的电影类型。比如,环球影院专注英语片,广东影院则是华语片而大西洋影院是粤语片。若想要看最新的电影就得去青天影院了!不同影院对应不同人群,看腻了一类也能选择其他类型。当时的电影票低至五角钱,还能享受冷气呢。在影院度过一个炎日的下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随着时代向前的脚步,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出现。与新世界一样,游乐场逐渐清冷。
1964年3月31日,大世界游乐场正式关闭。里面的电影院和餐馆也在1978年正式关闭。
1979年,邵氏兄弟把大世界卖给了“糖王”郭鹤年(Robert Kuok)。过后就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城购物中心(Great World City)。若不知这段历史,谁能想象购物商场以前的模样?
新加坡的电影《大世界》背景就是大世界游乐场。可见,这里承载许多人共同的回忆。若大家有兴趣,也能去看看这部电影哦~
(取自: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图源:Lim Kheng Chye)
快乐世界总占地10余亩,位于蒙巴登路(Mountbatten Road)和芽笼路(Geylang Road)一带,由李玉荣(George Lee Geok Eng)建立。
这里设有不同的剧院,不同剧院对应不同的表演,从魔术到戏剧,你想看什么,就能看什么。戏剧表演最能吸引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新加坡人华人占比比较大。当时下南洋到新加坡打工的人看到自家福建和潮州的戏剧,很容易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乡,想着有一天赚了钱能回去和家人一起享清福。其中一个剧院在1962年的大火中被烧毁。
快乐世界最出名的便是体育场。这里是马来亚第一间有盖体育场,成为许多赛事的举办场所。1958年发生的一起火灾烧毁体育场的一部分。
临近二战时,这里变成为中国战事筹款的地方。当日本空袭新加坡时,快乐世界照常营业,只不过把灯关了。紧张的局势似乎并没有浇灭众人娱乐的决心。
当快乐世界的拥有权在1964年转到荣华机构(Eng Wah Organisation)手里,更名为繁华世界(Gay World)。虽说中英文的名字都改了,但是意思没有变,仍然是很多人的快乐乐园。
也许是因为战争期间大家都活得比较拘谨,战后,繁华世界反倒吸引了更多人前来游玩。
这时的繁华世界可不止有娱乐设施,还常常举办文化表演,吸引更多人前来观看。它甚至成为第七届东南亚半岛 (SEAP) 运动会的举办场所之一。政府收购繁华世界后,有意将它打造成运动休闲场所。
1988年,繁华世界又发生了一场大火,游乐场约4分之1的面积被火势无情吞噬。已经经历几场火灾的繁华世界变得破败不堪,看不出它昔日的繁华。
到了90年代,繁华世界的设施已经被时代淘汰。人们在自己家里听收音机或看电视就能打磨时间。既然能在舒适环境获得娱乐,谁还会特意跑到已经破败的游乐场呢?即便有戏院和体育场吸引一些人,但是生意大不如前。
虽然3大游乐场没落了,但依然有些小型或临时的游乐场让公众体验,比如,有些商家在举行活动时会搭建一次为期好几天的临时游乐场,售票模式与旧时代游乐场相似。有些pasam malam (临时市集)也会有几个小游戏摊,但是规模远远不如以前。
环球影城的出现,成为新加坡现代游乐场的代表。在设施和种类上还是和以前的游乐场有区别。人们入场时必须购买门票,但是个别娱乐项目不需要付额外的价钱。
项目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越建越高,越建越刺激。场内甚至还有不同的主题项目,有时还能见到吉祥物呢!不同节日还有不同的活动吸引公众前去。
它一开幕,许多人蜂拥而至,如同当年那几个“世界”一样。环球影城或许成为新一代人的对游乐场所的记忆。
也许有一天,我们传给后代的故事开头不再会是“你知道新加坡有个地方叫大世界吗?那时……”,而是“你可知我每次去环球影城都会和门口的地球商标合影打卡?那时……”
“世界”到“影城”,人们对游乐场的向往依旧没有变。或许游乐场有一种魔力,只要一进去就能忘却所有的烦恼,像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度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