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的中华杯文学大赛获奖名单已出炉,《新加坡眼》网友周通泉获得一等奖,参赛作品《从嘉陵少年到狮城作家之路》(六篇)十分精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往下读~
作 品 展 示
![新加坡超级集团环球总部大楼的设计,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https://www.yan.sg/blog/wp-content/uploads/2023/09/frc-a1d3c0797326bc68b6898e428b645cf5.jpg)
2016年11月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财经消息,宣布了荷兰咖啡和茶叶集团JDE以14亿5000万新元收购了新加坡咖啡企业超级集团( Super Group) 。这是2013年以来东南亚最大宗的饮食集团收购交易,也是2016年以来新加坡股市的最大宗收购交易。
舟人读完这个消息,百感交集。他最喜欢的倾情之作就这样刚刚转交给了欧洲财团。
“人靠衣裳,佛靠金装”,一谈到华尔街,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的就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栋高大上的办公大楼,从来都是一个优良企业无言的招牌。2014年新加坡超级咖啡集团在大士兴建了新加坡食品业的第一座全自动化立体货仓大楼,楼高62米,新厂不但是超级集团的营业总部,也是研发基地及工艺生产中心。
超级集团的厂房兼环球总部大楼位于新加坡大士地区。它是从新加坡的邻国马来西亚通过第二通道驾车进入新加坡映入眼帘中的第一栋新加坡的高楼。也是在莱佛士浜海俱乐部附近的海域看得到的最醒目的一栋大楼。
舟人在新加坡建筑行业勇于创新并敢于挑战极限的作派在江湖上略有薄名,偶尔被人戏称为“工程大侠”,因此非常荣幸地在2012年被新加坡“咖啡大王”大卫张先生亲自选中,并指定舟人的公司为上述全自动化立体大货仓兼环球总部大楼的顾问公司为其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操刀并负责政府报批以及工程管理。
超级集团的这栋70米长,53米宽,62米高的大楼在简略干练的建筑外形之下,隐藏了其独树一帜结构组合设计。
“25米高自动化仓库”+(竖直叠放)“6层厂房”,这是新加坡少有的竖向叠加型7层钢筋混凝土直立式厂房结构,总高达62米,相等于20多层楼的建筑物。
这个建筑的挑战之处在于总楼高62米,但最底部的仓库高度就已经占了25米,底部为了增加仓库可利用空间多根顶起上面六层楼的混凝土柱子每一根只采用了1.5米乘1.5米的宽度,即每根单柱以2.25平方米的小小面积,承受高达4000公吨的重量,4000公吨约为2666辆奥迪车的重量。
按照英国规范,该柱的长细比等于25米除以1.5米等于17米,因此在设计上属于细长型柱子,再加上单根柱子必须承受高达4000公顿的压力,可以说是能让任何资深专业工程师都会为之动容的设计条件!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多数人会想到以下两个方法。
方法1:把钢筋混凝土柱子断面设计得大许多,例如2.4米乘2.4米,这样其长细比等于24米除以2.5米等于11米,小于15米,那么工程师能够比较放心地按非细长柱设计配钢筋。但是却会让客户少排列许多自动立体货架。
方法2:在箱形钢管里面浇钢筋混凝土来保持1.5米乘以1.5米柱尺寸,但是造价太贵且钢柱还要做防火外层,而且定期的防火外层维护将增加客户的运营成本。
方法3:舟人深信凡事总已经存在第三个更好的办法在自己大脑深处等待着被发现。阅读了大量关于细长柱受压构件的资料,发现不管是用圆形钢管或者方型钢管内浇混凝土,钢管所起到的与钢筋不同的关键作用就是约束受压混凝土的侧向变形以增加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如果我们沿著全柱长方形断面内部假想一个直径小于方形的圆形柱,配以多余主筋再加上螺旋形盘旋而上连续不断的箍筋,那么么岂不是就起到钢管混凝土的钢管的作用,形成一个不易失稳的刚性核心了? 舟人亲自计算了柱子的承载能力再凭借多年的在工程设计拳拳到肉的务实经验评估了这个方案的可靠性。第三解决方案就诞生了。这是从业以来最具挑战性的专业决定。这是一个真正“不成功便成仁”的大决定!
用柱中柱方式,即在一般只沿方柱的四边加钢筋之外另加一圈圆形配筋的方案。这个方案只用钢筋混凝土,相对便宜,又自动解决了防火要求。
解决了超高无横撑的混凝土大柱子问题之后,巨大的柱子作用力和仓库地平压力每平方米6公吨左右,直接就决定了选择大直径现浇混凝土钻桩。20米大跨度的主梁也自然选择了后张应力梁板等。重剑无锋,舟人的公司轻车熟路地搞定了新加坡不是首个也是罕见的竖向叠加钢筋混凝土直立式厂房兼环球总部的设计及施工管理。让超级集团在2014年乔迁新楼。
作 者 简 介
周通泉,祖籍重庆。重庆大学毕业,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工学博士,曾任日本清水建设公司研究员,首位拥有新加坡专业土木工程师执照的中国新移民,设计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厂和新加坡最大的垃圾焚烧再生能源发电厂等。现任新加坡某土木工程顾问公司董事经理。
编辑: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