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加坡政府推出居家康复计划后,就引起不小的争议。最多民众关注的问题就是,确诊患者在家养病时,是否会传染给同住的家人?
据《8视界新闻》报道,新加坡一名52岁女秘书确诊后在家休养,现在已经康复。她一发现自己受感染,就做足防护措施,所以即使在家养病,两个同住的孩子也没有被感染。
52岁的符女士与两名20多岁的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三人都已经完成疫苗接种。
从9月15日早上开始,符女士突然开始流鼻涕,不过当时她不以为然,但符女士的女儿十分警惕,并第一时间劝说母亲去就医。
为了以防万一,她和弟弟也开始与母亲保持距离,用餐时另外分配一份饭菜给母亲。
当晚,符女士开始出现喉咙痒和咳嗽症状,隔天早上就到诊所做检测。
在得知自己检测结果呈阳性时,她就立即在家里戴上口罩,在房间内自我隔离。孩子也把家里物品,例如门的把手、电话、生活用品全部消毒一遍。
符女士确诊的时候,居家康复计划才刚刚开始,不少民众申诉程序混乱,而且当局指示不明确。符女士的孩子保持冷静,自行上网查资料,了解确诊病人居家康复的有关资讯。
最后,符女士在确诊第七天后,抗原快速检测就呈阴性。一对孩子在结束隔离时接受PCR检测,结果也呈阴性,一家人平安的度过了居家养病期。
符女士的女儿支招,家人确诊后,如何避免病毒在家里传播:
1)在发现家人出现症状时,就应保持距离,避免共享菜肴。
2)在得知家人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需立即戴上口罩,并在有卫生间的房间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家里所有的物品都消毒一遍,特别是常用品。
4)在居家隔离期间,病患吃饭都使用一次性餐具,用完即可丢掉。
5)病患的衣服都要先消毒,和其他家人的衣服分开清洗。
6)一律使用手机交流,避免见面和唾沫传染,直到检测呈阴性。
7)同住的家人都要经常洗手和消毒,避免用手触碰脸部。
符女士认为,对轻症病患来说,居家康复计划是一项很好的安排。
她分享到,自己确诊后能够在熟悉的地方养病,而且孩子就在门外陪伴她,让她觉得很安心。
符女士指出,基于目前疫情升温,医院的资源应留给病情更为严重的患者。
同时,她也觉得庆幸,自己出症状当天刚好居家办公,并未连累到公司其他人。即使在发病前几天,她和同事在公司一直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一起用餐,而且全程戴着口罩,因此同事们也没有受到感染。
根据卫生部规定,确诊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可居家康复:
2. 12岁至69岁
3. 无症状或轻症
4. 没有其他严重疾病或综合症
5. 没有8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孕妇或严重免疫缺陷者居住在家中
6. 有独立房间(最好有独立厕所)
如果觉得身体不适,可以通过网站打给远程医疗业者 (https://go.gov.sg/telemedicineproviders)。
目前,新加坡有8个远程医疗服务业者,可帮助居家康复病患获得治疗药物:
病患可下载Doctor Anywhere、MaNaDr、MinMed与莱佛士医疗集团的手机应用,预约远程问诊服务。或拨打PanCare Medical、Speedoc以及CommCare电话进行预约。或在MyDoc官网上填写表格预约治疗。
若身体出现极度不适,可拨打995求助。
卫生部指出,如果住家环境不适合居家康复,当局会安排确诊者到社区护理设施或医院进行隔离。
《新加坡眼》在此提醒大家,外出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非必要的社交聚会,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确诊了需要在家里养病,可参考下文:
《新加坡眼》APP上也有一些网友有着居家康复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