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加坡的学校里不谈论种族和宗教问题?

1
1699

务资政李显龙出席种族和谐行动论坛,回答了现场观众和主持人的提问。

主持人:李资政,经过您的允许,我们将一次提两个问题,因为有很多人排队等待。请允许我们邀请前两个提问者,每人一个问题。

 

Haris: 你好,我叫哈里斯。我也来自SOTA。我想问的是,最近种族主义成为了一个重要话题。为什么教育部似乎回避谈论这些话题?哈马斯-加沙事件之后,教育部处理涉及种族敏感话题的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

 

主持人:我们先澄清一下,课程包发布之后,你在问是否讨论敏感话题的方法有所改变?

 

Haris: 是。

 

主持人:谢谢。我们现在来听一下你后面的朋友的问题。请说。

 

观众: 我想知道这个问题是否与当前讨论的主题相关。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选择将其推迟。之前副总理王瑞杰曾经说过,考虑到大多数华人可能会感到不安或这可能会扰乱国家的稳定,现阶段新加坡还未准备好接受非华裔总理。在去年尚达曼胜选之后,您是否仍然认为这一观点适用?您如何看待这种多数族群的不适?这是一定要忍受的事情吗?

 

主持人:明白了您的问题。那么李资政,我们正在讨论社交媒体或在线空间对种族关系的影响。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或者我们可以稍后再讨论。

 

李资政:好的,我们稍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为什么新加坡的学校里不谈论种族和宗教问题?

主持人:那么,还有其他问题吗?

Rui Min: 你好,李显龙资政。我是Rui Min,来自华侨中学。正如你所知道的,现在我们有OB标记来确定我们可以在网上和其他地方讨论哪些问题。那么,为了确保关于种族和宗教的讨论在网上进行,同时防止负面刻板印象的出现,你认为这些OB标记应该有多宽,以确保种族和宗教的安全讨论?谢谢。

李资政:这两个问题是互补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教育部,为什么我们在学校里不谈论种族和宗教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在网上应该讨论多少种族和宗教问题,界限应该在哪里?

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如何讨论一个固有敏感的话题。我们需要讨论这个话题,但也必须知道,如果随意讨论,情况可能会失控。这取决于受众的成熟度,孩子们的年龄以及讨论的背景。例如,如果我在新加坡的100所中学中进行这种讨论,我需要采取一种方法。如果我在像种族和谐行动这样的场合中,与300人一起进行讨论,并且有一个主持人,我可以讨论得更深入。如果你有一个预大学的研讨会,学生们在一起讨论几天,你也可以深入探讨。我认为能走多远取决于形式和孩子们的准备情况。我们需要对他们保持敏感,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判断,如何确切地做到这一点。

关于以色列和哈马斯的问题,CCE的课程计划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基本方法。它展示了要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即使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也必须确保老师们感到舒适并且有能力去教学,能够传达课程内容。你可能有很多事情想告诉学生,但你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你能做些什么才是有帮助和有用的。我们需要将内容范围缩小,以便我可以做出努力,做一些有成效的事情。如果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我会在以后再回来。所以,我认为基本的做法并没有改变。

在网上讨论时,OB标记的位置应该在哪里?这与在高尔夫球场上标记界外球的方式不同。在高尔夫球场上,界外球的标记非常明确,你可以看到地上插着一个带有颜色的杆子,越过红线就知道自己已经越界。但在谈论人类事务时,如种族、宗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等,界限并不那么明确。你会知道自己是否越过了界限,也会知道自己是否完全合适,但在两者之间的地带则取决于具体情况。我们必须做出判断,有时候事后才能知道是否合适。因此,我们在网上讨论这些话题时必须特别小心,因为我刚才解释的风险是存在的。

人们在网络上的反应更可能出现群体压力、抵制行为或过度的喧闹,这种情况比面对面讨论时要高得多。因为面对面时,如果我说了些什么,感觉到观众不舒服或者对我说的话感到非常不安,我可以及时调整。你们也会适应和接受这种调整,明白我们不会继续谈这个话题。然而,在网上,一旦我完成了我的帖子,猛地按下回车键,信息就已经发出去,无法撤回。我可以编辑它,但有人可能已经截图,然后传播出去。接下来,我会变得四处奔走,试图追逐我的尾巴,因此我们必须非常小心。

KS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总理公署丨来源

新加坡总理公署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为什么新加坡的学校里不谈论种族和宗教问题?

相关阅读

为什么新加坡的学校里不谈论种族和宗教问题?

1条评论

  1. 其实,讨论不同种族之间的敏感话题,不如让所有的个别种族讨论自己的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有一个譬喻,那就是新加坡的种族和谐其实就像一池莲花一样,人们只看到清澈的池水和美丽清香的莲花~却看不到水池底下那一堆“烂泥”!

    新加坡不仅不会让种族和宗教这种相对敏感的问题在学校被讨论,问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很蠢~因为就算是在社会上这也是一个禁闭的议题~谈种族和宗教和谐是可以的。然而谈种族宗教为什么不和谐却是最大的禁忌。

    为什么呢?因为不要看莲花池很美丽~但是你一搅动到底下的烂泥,那就会是一池浑水了。

    所以对于新加坡各种族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马来人啊印度裔啊或欧亚人啊的其中一个“少数民族”竟然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族群的时候,新加坡的种族和谐是否还能够维持?

    众所周知,新加坡目前的种族比例,那么族群的比例大约如此:

    印度裔10%/马来人15%/欧亚裔5%/华人70% ~新加坡维持了种族和谐。

    因此,个别种族其实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成为新加坡的最大族群,他们还能够“让”新加坡维持种族和谐的“美誉”吗?

    如果是印度人,那么他们可以想想如果新加坡的族群比例是:

    印度裔70%/马来人10%/欧亚裔5%/华人15% ~新加坡还能够不能够有“种族和谐”?

    印度裔10%/马来人70%/欧亚裔5%/华人15% ~新加坡还能够不能够有“种族和谐”?

    所以新加坡人其实不应该自欺欺人~一盘“囉惹”好不好吃,就在于“配料”要拿捏得准,那就是“秘方”!可惜的是比例可以照抄,种族却是不能够复制的。其实,我几乎可以担保,任何国家如果能够维持有7成的华人,然后余下的就是其它的任何民族~那么“种族和谐”就是可以期待了!

留下一个回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请输入您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