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狮城驴友的小伙伴们在新加坡美术馆度过了一个艺术氛围满满的下午,有了小伙伴Bing的讲解,让大家得以与艺术家交流,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作为2018年新加坡艺术周的部分福利之一,美术馆在此期间免费开放,而我们抓住了福利的小尾巴。
了解国家美术馆
旧市政厅现在是许多艺术作品落户的地方,也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会在此定期展出。而旧法庭则更像是一个记录新加坡历史的国史资料馆,每一份决定了新加坡走向的文件,每一个见证了这座小岛变迁的签名,都安静地躺在陈列柜里,注视着后人稚嫩的脸。
Siapa Nama Kamu? 你的名字是什么?
由一副1959年的油画《国语课堂》开始,这部分展览收录了从19世纪至今的新加坡艺术作品。
“Siapa Nama Kamu?”(马来语,意为“你的名字是什么?”)一句简单的基本会话,写在画中的黑板上,学生并不是小孩子,教室也像临时搭建,灯光昏暗似乎是晚上……这正是那时的光景:来自各地的人们或是逃难或是迁移,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宗教,大家都在此相遇,询问彼此的姓名后在此落户生根,互相扶持。
CHUA MIA TEE
National Language Class, 1959
Oil on canvas
猜猜图中哪一位女士成为了画家的妻子?
Georgette Chen 张荔英
1. Portrait of Eugene Chen, c.1940
2. Lotus in a Breeze, 1970
3. Self-Portait, 1946(左) & 1934 (右)
Oil on canvas
这里有一些关于张荔英的纪录片,有兴趣的你也可以点开来看看。
https://www.nationalgallery.sg/see-do/highlights/the-worlds-of-georgette-chen
Goh Beng Kwan 吴珉权
Black Afternoon, 1963
Mix Media
你能感受到作者想通过作品所表现的愤怒情绪吗?
Kim Lim
Echo, 1967
Stainless steel, enamel paint and zinc coating
现代艺术往往令人疑惑,Echo,回声,也许作者在寻找聆听者的回响。
“Siapa Nama Kamu?”我想,这些作品也穿越了时空在问这个国家。而新加坡用几十年的岁月骄傲地回答: “Singapore”。
Law of the Land
存放卷宗的图书馆,由于地基沉降,二层已不允许游览。
右侧的两块板上刻有历任大法官的名字,直至法院搬迁至新址。
奠基石。
其他展览
合照时间
感谢参与的每一位狮城驴友小伙伴,也感谢我们的讲解员Bing(左5)
讲解员Bing(左)与狮城驴友的柚子Vera(右)
最后,特别感谢Bing专门为狮城驴友的小伙伴们安排的本次行程!
图文原创自「狮城驴友」的小伙伴柚子Vera。「狮城驴友」由居住在新加坡,游过6大洲40多个国家的校长Harry创办,是专为居住在新加坡的旅行爱好者们提供旅游资讯的信息平台。口号:”世界那么大,从狮城去看看”。微信公众号:狮城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