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

0
5169

1月22日,新加坡卫生部通报初步统计:今天新增确诊15例,累计59,250例。新增病例当中,境外输入14起、本土病例1起;在本土病例中,社区病例1起、客工宿舍病例无新增。卫生部将在今晚公布其他详情。

2020年1月23日,是新加坡发现第一起冠病确诊病例的一天。一转眼,新加坡抗击疫情就要一周年了。
昨天(1月21日),新加坡举行了抗冠病疫情一周年的记者会。
共同领导跨部门工作小组的卫生部长颜金勇和教育部长黄循财出席记者会,发表对后冠病时代的看法。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图源:直播片段)
 新冠病毒还会持续多久?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将在接下来的4年中逐渐恢复。接下来的一年到一年半内,新加坡会根据情况逐渐放松部分管制措施,但民众的生活在整体上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
虽然新加坡已经开始为全体居民接种疫苗,但其他国家不可能在今年内完成接种工作,因此在全球疫情没能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新加坡也依然会继续笼罩在疫情之中。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
颜金勇却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距离下一次流行病爆发已经不远了。接下来的4-5年内,即使新冠病毒消失了,人类也很难脱离流行病的影响。
由于新加坡有一段时间维持了社区0病例的增长,许多人放松了警惕。部长呼吁群众将培养的个人卫生习惯继续保持。
 疫苗 
新加坡已经逐步推出冠病疫苗,安排为新加坡居民注射疫苗。黄循财表示,若公众错过疫苗注射预约时间,注射机会将让给其他人,当局不会为任何人预留疫苗。如果错过,那就可能面临没有疫苗供应的后果。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图源:黄循财脸书)
由于目前许多人对于疫苗依然存疑,有误解,当局将加大疫苗科普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注射疫苗的必要性。为了更好的保护年长人士,当局也将挨家挨户协助他们预约疫苗接种。
 农历新年相关政策 
近日,社区病例不断增加,而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人们必然会有更多的接触。为了让社区病例维持低水平,当局正在探讨是否要在农历新年期间加强管制措施。详细的措施还在探讨中,相信将在不久后对外宣布。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图源:Unsplash)
 两位部长 
一年来,除了李显龙总理,备受关注的就是这两位密切合作的颜金勇部长和黄循财部长。
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问出了相对轻松的问题。两人的互动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
两位部长在踏入政坛初结缘,黄循财先是接任颜金勇成为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主席,以及劳工基金主席,他表示颜金勇是一位“很棒的导师”。
黄循财表示在抗疫工作伊始,由于不熟悉卫生部的工作,他经常打扰颜金勇。两人之后逐渐合作默契。颜金勇也称赞黄循财处事果断,是一个很好的联合主席。
在前段时间打完疫苗后,黄循财表示,在疫苗接种的第二天还收到了颜金勇的短信,问他,“手会酸吗?”
今增 15 | 春节前收紧措施?新加坡卫生部长:不久后将爆发新一波疫情

新加坡眼评论

许多读者问,现在天天两起、四起,是不是很快又得回去“第二阶段”甚至回去“CB断路器”半封城阻断措施?
 
《新加坡眼》的判断是:早在启动第三阶段之前,新加坡政府已说,启动第三阶段之后,社区病例必然上升。因此,本时期病例上升并非意料之外。关键不在保持“零确诊”,而是如何控制公共卫生与经济民生之间的平衡。
 
一个重要判断点是每日新增的无关联病例及新增感染群。如果每日新增的无关联社区病例超过5个,或者出现“超级感染群”,那么,就意味着局势开始变化,已经放开的网必须拉紧。如果每日5例以下,而且是有关联的病例,那么,局势应该还是可以掌控。
 
这个“每日5个无关联病例”的“标准”从何而来?首先,这是我们的推测,官方至今没有公布“官方标准”。
 
我们作此推测的依据何在?
 
依据在于新加坡与香港特区谈成的“安全航空泡泡”。根据两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协议,只要任何一方出现“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达到5起以上,这个航空泡泡计划就要暂停,直到这个“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回落到5起以下,才重新启动。
 
因此,我们判断,“7天移动平均日增无关联病例不超过5起”是一个梯阶。然而,这个是新加坡、香港两地“航空安全泡泡”的梯阶,跨境防疫要求应该比境内防疫要求来得高,因此,可推断新加坡政府对本土病例的阈值可能略高于此,或许是每日不超过10起。
 
无论这个阈值是5还是10还是任何其他数字,最后落到我们每个人头上,终究还是新冠病毒。从政府的角度,考虑的是大群体的总体利益;到了个人层面,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这个“5”或“10”的其中一个统计数字。
 
防疫,最终靠的还是自己;归根究底,还是回到个人是否重视防疫,或是感觉无所谓了,反正“很安全”。
 
其实,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所谓“安全”,外在客观环境固然重要,倘若自己不当回事,中不中镖只是运气问题、时间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