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泰斗余英时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渊源

0
611
编者按: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今年8月1日去世,享年91岁,各界人士纷纷表达哀悼和缅怀。他一生致力于文化史研究,有“21世纪史学泰斗”之称。
 
1980年余英时先生与李光耀因儒家伦理的计划结缘。在李光耀逝世后发表了对其治国理念的看法和分析。
 
本文出自由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学者谈李光耀》一书中。
李光耀逝世全世界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各国的重要领袖都去参加他的葬礼,新加坡也举行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悼念,有四五十万人都去瞻仰他的遗体。
史学泰斗余英时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渊源
(图片源:Reuters)
所以这样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在当今是很少见的,当今恐怕没有这样的人。李光耀作为一个天才型的政治家是世界公认的。我还记得多少年前看过尼克松的回忆录,讲世界领袖,其中有一章就是讲的李光耀,他对李光耀极为佩服。他说李光耀就像一个老虎在一个小笼子里面,跑来跑去一身的劲无处可使,非常可惜,这是因为新加坡当时只是200万人口左右的一个小城市,华人占70–80%,其他的是马来人,印度人还有其他小的民族,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最早马来西亚是跟新加坡连在一起的。
 
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但是在1965年他被马来西亚赶出外了,当时李光耀还在电视上痛哭,他认为失去了一个机会施展他的才能,所以他的精力只能用在新加坡,而新加坡是任何自然资源都没有的,包括水都要靠马来西亚那边运过来。他居然能够在十几二十年之内就把它变成一个第一流的国家,用他在自传里的说法就是把一个第三等国家变成第一流国家,教育程度都那么高,行政效率又那么好,又那么干净,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完全避免贪污这个问题。
1980年初他就有个计划,要在新加坡建立一个儒家伦理的计划,这个儒家伦理计划他认为华人需要有社会支持他的政治。如果支持他的政治就需要现代化的儒家文化不是照原来的旧的儒家伦理,而是怎么样建立现代化的儒家文明,他就找了一些顾问,多数是美国来的,6、7个人到他那里访问,我也是其中之一,后来我和另外一个朋友留下来做他的长期顾问。
 
我为这件事情从1982到1986年,年年都有两三次去新加坡为他计划做讲演、计划各种各样的儒家伦理。我发现他的头脑极其灵敏。可是我跟他也有个很大的分歧,这个分歧是他把儒家伦理这些东西当作一个工程的样子来处理,如果用之有效我马上就用它,没有效就可以随时取消。所以换句话说,他讲伦理是没有文化的背景在后头,没有文化的意识在后面。这个原因就是等于他的宗教没有信仰一样,他对宗教不但没有信仰,对宗教本身也不看重。
 
他看重的主要是两种力量,一种是政治力量,组织社会。
 
社会怎么样控制得井井有条;第二个他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的生活提高,经济发展是相当自由的,可是政治控制他是要严格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发生了两难。一方面要政治控制得井井有条,主要是不许反对派形成多党制,跟他为难,他的人民行动党建成唯一的大党。但是他采取的方式我们必须注意,不是用武力,而是靠组织。
 
这个组织结果使他的人民行动党确实得到了当初200多万人的支持,所以在社会各个角度都发生作用。有这样的党做基础,他几年一次的选举是照常举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虽然他反对民主,甚至是批评民主,事实上他是借了英国民主的形式建立他的国家。他不是靠武力打天下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建国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当时他要建立一个组织,让社会上的人跟随他。
 
在1960年代初他进行这种活动的时候,新加坡是非常左倾的地方,是共产党遍布各地的,中国的共产党也拼命在新加坡发生作用。所以,他用的人最初是跟共产党合作的,在共产党的合作之下他才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建立他的政权。可是在政权建立之际,他忽然发现,他必须对共产党加以处理。
这件事情使他跟中国的关系一直很僵,一直到1990年才建交。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曾经访问过新加坡,
而且对新加坡表示很高的兴趣,所以李光耀也接待他。中国以其一党专政经济又能发展而作为楷模,邓小平甚至说中国应该仿效他。

史学泰斗余英时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渊源

(图源:人民网)

 

新加坡模式之说一方面是政治工具,一方面是削减人民的个人自由。确实是存在这种现象,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当时华人多数认为先要把国家建立起来,把经济搞好,所以在这种条件之下他们就跟随李光耀。
光耀一步一步地做,到了80年代他注意到社会组织的问题、社会文化上的问题,可是他对文化本身没有真正懂得尊重。他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有效率,效率之高可以说是我所看到的政府没有超过他的,所谓效率就是开始在社会上有没有用?没有用,或者有别的问题他马上就放弃。
 
李光耀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是有他的缺点的,可是在建立一个干干净净的有法律基础的,但是以选举为基本模式
的这样一个社会他还是保持的。
人民行动党确实能控制老百姓,而其他的反对党没有这样的能力,同时他也全力以赴地压制反对党。他用这种方式消灭反对党,取消言论自由是世界闻名的,而且也是受到世界责备的。
 
他认为亚洲的价值跟西方民主不同,跟西方的自由也不同,但是可以用政治统一的方式,政治控制的方式来建立国家。允许有经济自由,不许有反对党自由,因为他的声望很高,而且人民行动党的效率又高,他给所有官员最高薪水,让他们不可能贪污,所以一党专政而不贪污这是新加坡的一个特色,这个特色别的人是做不到的。
2011年李光耀发现支持选举人民行动党的只有60%,40%
是走到反对党那边去了。虽然反对党只有6个当选的人,可是对他是极大的震动。这个时候他已经不能像从前一样为所欲为了,所以李光耀也就从2011年完全退休下来了。
 
他死以后虽然是全国举哀,可是反对的意识是非常普遍的。李光耀建立的所谓新加坡早期的模式是在改变中,而且这个改变可能会很迅速。亚洲价值论虽然轰动一时,但是经不起分析。

本文收录于《学者谈李光耀》一书中,本文作者余英时是著名历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

 

史学泰斗余英时谈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渊源

点击这里,可直接购买此书。更多精彩图书,可关注公众号: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相关阅读:

编辑:L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