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消费中心城市,始于水岸经济

0
264

目  录

1. 滨水区更新:新加坡城市升级的战略基石

2. 滨海湾:塑造消费活力强磁极

3. 圣淘沙岛:从无人离岛到世界旅游目的地

「新加坡是个小地方,却可以成就大事业」

—— 新加坡「国父」 李光耀

新加坡是著名的国际化商业中心,在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大潮下,以滨水区为主基调的新加坡,有着什么样的商业密码呢?这就要从为新加坡城市整体能级带来提升的滨水区更新开始说起。

01
滨水区更新:新加坡城市升级的战略基石

MEASURE THE WORLD

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道的新加坡,早在1819年就在英国的殖民下开埠,至19世纪末已成为东南亚商贸枢纽「大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只有60多年的建国历史,2020年人均GDP却雄踞亚洲第一。
作为一个没有「陆向腹地」的弹丸之地,依水而生的新加坡,港区,始终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 新加坡区位示意

以「Small island,Big plan」闻名的新加坡,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调整城市战略。而如何适配国家战略,开发更新不同的滨水地区,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加坡从「大港」走向「大城」,带动国家转型的关键所在。

▼ 新加坡滨海湾风貌

1.依港而生,撬动工业崛起
(1959—1965年)

城市发展战略:1960年代,独立后走向自强的新加坡,开始实行劳动密集型工业城市战略,着力从转口贸易转向进口替代。
港城更新区域:受限于自身经济与地理条件限制,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首个依港而建的工业区——裕廊工业区诞生,成为助力新加坡工业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

▼ 裕廊工业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园

2.围港而新,重塑环境形象
(1966—1979年)

城市发展战略:197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周围劳动密集型工业国家崛起,新加坡主动谋变——以出口为导向,同时广开门户,吸引外资,发展精密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打造「东南亚硅谷」。并围绕「花园城市」理念,创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市环境。
港城更新区域:为了承接资本和企业涌入,新加坡不仅改建深水港、扩建更新樟宜地区,还开始注重商业商务环境改善,围绕滨海湾及南部海滨走廊、新加坡河等进行了多维更新。

▼ 新加坡滨海湾风貌

3.以港为核,构建滨水魅力
(1980—1999年)

为应对中国、印度等国家崛起,新加坡开启了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新阶段。为了有效吸引国际人才与资本,向「世界城市」迈进,新加坡开始注重整体环境与城市品质提升。
在滨水区域,新加坡主要针对城市核心的滨海湾进行了二次更新,并沿新加坡河植入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以滨海湾为核心,以新加坡河为轴线的中央集水区,成为新加坡面向世界的魅力名片。中央集水区也是现在新加坡最重要的消费能级所在地。

▼ 樟宜商务园

4.多点开花,提升城市宜游性
(2000年至今)

商务、商业活动的高度集聚,人口构成的日益多元,让新加坡呈现出鲜明的「全球性」特征。为了在加剧的人才战中保持自身竞争力,新加坡开始面向不同人群进行「包容性」发展。

▼ 圣淘沙·香格里拉酒店

如位于城市核心的滨海湾CBD地区,就以「宜游」为特点,面向C端发力,构建活力原点。同时打造圣淘沙岛成为世界级旅游新磁极。

02
滨海湾:塑造消费活力强磁极

MEASURE THE WORLD

明白了新加坡的城市能级提升离不开滨水区的升级,就能明白滨水区对新加坡消费中心城市的构建有多大的意义。
新加坡最具国际范儿的中央商务区、最繁华的活力都心、全球著名旅游目的地……一系列高能级标签,使位于市中心的滨海湾CBD,成为新加坡当仁不让的人气打卡地,国家形象门户。通过推动工作、生活、娱乐一体化,滨海湾成为了居民和游客的共同理想场所;「双面」CBD的独特魅力,也让一种引领全新趋势的新型城市中心悄然成型,成为全球滨水区商业消费中心的典范。

▼ 高楼林立的国际化滨海湾CBD

1.空间拓展,人流传导

繁华的滨海湾,曾经也曾「只是无聊的水泥森林」。1970年代的快速填海建设,让滨海湾CBD高楼林立,但却功能单一。80年代被新加坡媒体评价为「就像死去一般,无地可去,也无事可做。」
于是,新加坡政府开始将CBD空间向滨海湾区域拓展:连接金沙湾度假区,连通新加坡河。这一举措,也为日后这里演化成为环湾区的CAZ(中央活力区)奠定了「人流传导」基础。

▼ CBD空间向滨海湾区域拓展示意

2.功能重塑,宜游引爆

1990年代,全球城市竞争日益加剧,新加坡颁布了「产业21」振兴计划。
作为新加坡人才与资本的主要承载地,2001年,新加坡提出:要让滨海湾成为商务、商业、文化、娱乐等多元功能的高度聚集区,塑造国际影响力;2005年,新加坡决定将「旅游业」发展为经济支柱型产业。但对于港区,尤其是CBD来说,旅游通常是更新的附属功能,而滨海湾却「大胆」地将旅游作为核心功能,并以「宜游引爆」为核心开发策略,以国家品牌营销为目的,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改造。

政府委托国家促进执行委员会来思考并实施五项新的举措,其中最关键的是,描绘新加坡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娱乐的前景……这一切其实都要「以人为本」,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到来,以旅游中心为杠杆,打造人气和宜人环境,才能发挥联动效应,将人流转化为资金流。

—— 《国家营销:新加坡国家品牌之道》

▼ 莱佛士坊——新加坡银行聚集地,最大金融区

单点突破:拥湾集中布局人气设施,重塑城市磁极

新加坡将城市核心的滨海湾作为消费中心的人气突破口,在城市配套方面进行了集中布局。
围绕岸线,集中布局。新加坡有意识地先围绕「一点」,进行了集中发力——选取「滨海湾岸线」这一天然展示面,拥湾布局核心旅游吸引物:这里不仅有吸睛的大师设计,还有众多标志性功能的公共建筑,和鱼尾狮公园等新加坡特色景观。商务、商业、文化、会展等空间的一站式配齐,全面重塑新加坡国际化都市形象感的同时,更让游客可在此充分体验到21世纪新加坡的现代动感与时尚魅力。步行串联,引导客流。优化CBD的连接性和可达性,创造行人友好的宜游体验,是滨海湾更新过程中让CBD商业「活起来」的另一重要举措——环湾亲水岸线设有多样化的休憩广场节点,并以3.5公里长的木栈道、人行步道、桥等串联,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实现客流传导。

▼ 莲花形状的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

项目造势:以大手笔设计,撬动区域形象传播

除了更国际化的CBD,滨海湾更强调旅游休闲功能的补充,借此强化旅游所带动的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2005年,新加坡开启由「花园城市」走向「花园里的城市」转型之路,城市生态环境从好看到好用,从吸引人来看一看到让来的人留下来。21世纪,新加坡又提出了「宜游城市」(城区即景区)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活滨水区消费活力。

对此,滨海湾一方面制定出围绕旅游主题的「3E」发展主线——即:Entertain娱乐、Explore探索、Exchange交流,并用大手笔的明星项目体现这种理念。

大项目代表-滨海湾花园。位于新加坡河入海口,占地101公顷的滨海湾花园,成为展现新加坡这一全新战略愿景的核心项目。花园规划由滨海南花园、东花园和中花园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城市花园。如今,这里已成为融合生态休闲、环保科技及文化艺术的新加坡超级地标区,吸引全球游客的必游热门。

运用前沿科技。以可持续环境为理念,花园不仅收集培植了150多万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还原」生物群落的栖居环境,还广泛应用了前沿环保科技,实现能源和水的可循环。

▼ 花园设有18棵「超级树」,并以空中步道串联

生态自然见学。花园设有不同主题区域,涵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地球等多个方面;再配以互动式科技设施,和随处可见的植物、环境、气候等知识标识,让这里成为了「新加坡花园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龄游客见学的绝佳打卡地。

▼ 以互动式游戏设施传播生态知识,寓教于乐

展示文化遗产。通过中华花园、印度花园、马来花园等四座文化遗产花园的打造,反映了新加坡四大主要种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殖民时期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 中华花园

特色休闲赋能。依托「超级树」等巨型建筑标志物,开发了空中餐厅、咖啡厅等休闲空间,为游客创造独一无二的特色体验;在夜晚的时候,花园每月还会有灯光和音乐表演。

▼ 「超级树」空中餐厅

3.生活营造,消费激活

除了大手笔的明星项目外,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还需要深入居民生活场景的环境营造。
新加坡滨海湾虽然是核心CBD区域,但也大力增加了生活化、社区化的商业功能,以此来丰富消费场景,激活城市空间的多样化商业层次。即所谓的「商务让位于生活」。

▼ 滨海步道串联多元功能空间,变身全民休闲目的地

滨海湾呈现出鲜明的「走向社区化」特征——即:功能更新从聚焦「产的繁荣」转为聚焦「人的生活」,主要功能不再是商务和金融,而是有魅力的生活体验,尤其是丰富的商业形态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并提出「将CBD的资源城市化、社区化,在商务环境中,营造社区氛围。」
针对老旧写字楼:将商务功能空间大幅更新为混合功能区,植入商业、图书馆、诊所等生活服务;针对用地模式:在提升底层商业展示性基础上,以「底层商业+高层酒店/办公+室外公共交互空间」绑定的混合用地模式,创造多元动态生活场景;

▼ 商务区用地混合开发:底层商业+高层酒店/办公+室外公共交互空间

针对公共空间:创新场所营造,丰富艺术、文化体验,针对提供高品质公共空间、有利于文化传承保护的更新方案,提供容积率奖励。

▼ 公共空间艺术化,金沙综合体打造特色商业水街

4.夜色激活:把「夜经济」推向城市水岸

有活力的城市往往都有着发达的夜色经济;反之,夜色经济发展也会带来城市活力。而滨水区域是新加坡夜经济的主阵地,也是新加坡的消费主阵地。

滨海湾的愿景是成为一个「生活-工作-游玩」的24/7不夜城,它将成为代表未来全球城市之精华的新中心。

—— Mah Bow Tan,新加坡国家发展大臣

强化功能丰富度,打造城市核心不夜城

滨海湾地区在更新的过程中,注重突出夜色魅力对消费的带动。随着近年新加坡提出「24/7不夜城」的理念,滨海湾更是在不断壮大夜色经济。
而其成功之处不在于多么丰富的夜游项目,多么绚烂的夜间活动,而是将区域的人气利器「环湾水岸」与城市生活进行了充分融合,并将激情夜生活沿新加坡河延续,为游客、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宜游体验。

▼ 滨海湾商务区夜景

与滨海湾相连的是新加坡的母亲河——新加坡河。作为新加坡现代历史的起源地,沿岸保留着诸多历史悠久的码头(驳船码头、克拉码头和罗伯逊码头)。

▼ 新加坡河明星区域——克拉码头

随着滨水更新从重数量的保护转变为重品质的开发,仓库、货栈等旧建筑空间内植入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购物、酒吧餐饮等功能和活动,并用科技感十足的屋顶予以串联,成为居民与游客的夜生活聚集场,体验新加坡夜色魅力的必选地。

▼ 克拉码头的特色滨水餐饮体验——「风信子船餐厅」

克拉码头是新加坡河沿岸最有人气的夜经济项目。除了商业部分以外,其人气的来源还在于夜景的吸引力。
探出水面的「风信子」餐厅卡座极具特色,而岸上用以覆盖街道上空的天幕,也营造出了多彩的绚烂夜景——借助ETFE膜搭建的巨大透明「帐篷」引入自然光线,让街道保持自然风貌,又使码头的休闲商业活动不受气候的影响,到了夜晚,随着节奏变幻出不同色彩,形成炫彩的城市「第五立面」。

▼ 克拉码头的天棚(来源:图虫创意)

用「艺术」点亮城市夜色

同时,滨海湾还环湾设置了众多灯光艺术节点,进行了夜晚灯光总体规划,并且每年由新加坡重建局组织「点亮滨海湾」艺术活动,使得「滨海湾的夜晚比白天更震撼」,让滨海湾「越夜越美丽」!

▼ 艺术灯光设计结合科技透明膜结构,打造城市夜游地标性「城市光廊」

5.用大型活动牵引旅游消费

面向游客的文化传播,不能只依赖文化空间的「网红化」,还要依靠空间内常来常新的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的配合,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旅游吸引力,增加文化消费深度,并与城市文化产业形成联动。
新加坡有四大族群,他们的文化各具特色。新加坡根据这些族群的重要节庆,设置了8个全民共享的民族节日,其中包括华人新年、哈芝节(宰牲节)、排灯节等等。更新后的各类空间,成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的场所。

▼ 华人新年文化活动

此外,新加坡还引入了很多国际化的活动,并与文化活动结合,成为全球性的嘉年华。
比如,新加坡大奖赛,是全球第一个夜间F1大奖赛,也是亚洲唯一以城市街道为跑道的赛事,被誉为「F1皇冠上的明珠」。结合赛事,新加坡提出了「大赛车季」的概念,也就是将比赛跨界到文化活动、娱乐时尚,每日会举办各类文化表演,成为城市的嘉年华,有力促进文化产业对消费活力的带动。

▼ 新加坡大奖赛

▼ 「大赛车季」期间的文化活动

03
圣淘沙岛:从无人离岛到世界旅游目的地

MEASURE THE WORLD

圣淘沙,是新加坡港岛重量级消费项目的又一大知名案例。
圣淘沙是新加坡南部的一个离岛,距本岛最近仅500米,中间以新加坡唯一的一条主题式花园滨海长廊步道连接。就旅游来讲,可以说,如果不去圣淘沙,就相当于没去过新加坡。

▼ 滨海长廊连接本岛与圣淘沙,集园林花园、观景平台和零售餐饮于一体

从小渔村到英国军事要塞,再到旅游天堂,圣淘沙在更新过程中,以其丰富且具备特色的多主题、多客群、多风格的一站式综合度假模式而闻名世界,是新加坡新一代引流磁极。
2017年,近2000万年游客量,游客平均停留3.4天,圣淘沙成为「非常新加坡 三天玩不够」口号的代表写照!

▼ 圣淘沙发展历程

1.用足水岸,主题化旅游功能分区

三面环海,且坡地少,拥有较长海岸线、充足阳光和优质沙滩,绝佳的生态条件,再叠加黄金区位,让圣淘沙具备了发展度假海岛的天然环境优势。
圣淘沙「中部留白,周边密集」,分地块差异化布局旅游功能,使游览动线呈现「由外向内深入」,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破坏的同时,也便于交通布局,高峰期疏散人流。

▼ 政府依势开发布局:保留中部植物群落,娱乐项目建设在外围

三大海滩被规划为不同主题的旅游功能区:「西洛索海滩」面向年轻人,提供冲浪、沙滩排球、攀岩、滑索等多种刺激娱乐项目;

▼ 北西洛索海滩——年轻人的娱乐场

「巴拉望海滩」面向儿童及亲子家庭,提供多个儿童游乐项目;

▼ 巴拉望海滩——儿童亲子乐园

「丹戎海滩」面向全客群,提供以自然风光和休闲餐饮为主的慵懒度假氛围。

▼ 丹戎海滩——全客群休闲胜地

2.树立特色,一站式功能配齐

为了树立区别于周边竞争者的旅游消费特色,圣淘沙走错位竞争路线,大获成功——新加坡周边的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很多,如泰国普吉岛、印尼巴厘岛,因此圣淘沙如果走传统发展路径将很难脱颖而出。
2002年,圣淘沙聘请曾执掌过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香港海洋公园的经理人重新定位,并制定为期10年的规划,意在打造满足人们全方位需求的「一站式综合娱乐度假胜地」。

▼ 圣淘沙捷运海滩站游乐园

是旅游目的地,更是生活休闲场

从度假酒店、高端住宅,到历史遗迹展示、海洋文化科普,再到极限运动体验、夜间浪漫声光电等特色活动,各个组团都有自己的精华和主题。
圣淘沙的产品功能植入并未局限于游客度假这一层面,而是更「亲民」地提供了市民日常娱乐也可光顾的业态,这也是圣淘沙屹立不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 iFly新加坡,拥有世界首创的最大室内跳伞风洞之一

打造「世界之最」,引爆全球人气

名胜世界——圣淘沙旅游业的灵魂:是新加坡着力打造的世界级综合度假胜地,2010年开放,被称为「新加坡政府的旅游业门面」。

▼ 名胜世界·艺术氛围浓厚的节庆酒店

「名胜世界」不仅高量级地发展了东南亚首个环球影城、世界最大海洋馆之一的S.E.A海洋馆等吸睛又吸金的项目,还为不同客群喜好提供了自然、艺术、摇滚等六大风格迥异的主题酒店。
此外,面向B端,还发挥区位优势,紧密对接樟宜机场,以丰富的会议空间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成为世界各地青睐的会奖旅游(MICE)目的地。

▼ 名胜世界·环球影城古埃及主题公园

S.E.A水族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馆之一,特色是通过深海观景区、沉浸式剧院等,将海洋生物观赏、探险娱乐、海洋保育和教育三者结合;
邀请著名建筑师设计海事博物馆,实体复制古老船件,联同海事文化展览、互动讲座等,传播新加坡的海事历史和海洋文化,吸引多元化游客。

▼ 名胜世界·S.E.A水族馆拥有世界最大深海观景区

04
结语

MEASURE THE WORLD

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围绕滨水区域,以旅游业与商业作为重点,通过持久的城市更新,构建了生态、人文高质量发展的消费中心城市。
对于滨海、滨湖、滨河等城市而言,打造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大优势就是水岸空间,然而这同样也是最难的。如何将滨水区的调性,融入城市活力与商业繁荣,是考验每一个滨水城市的课题。新加坡的经验,也许可以作为一个有力参考。

ZY丨编辑

HQ丨编审

1/6图片工作室丨作者

丈量城市丨来源

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