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0
295

狮城蓝海洋

 

国与韩国两名学者多年前发表了红蓝海洋的学术硏究,受到政界人士的认同肯定,新加坡政府在不同部门安排了长期的工作坊和讲座论坛进行推广,我也是众多受惠者之一。

 

红蓝海洋核心价值是鼓励所有行业不要挤在已经过度发展,称为红海洋的类别里,不惜削价割颈式去竞争谋取蝇头薄利。进取的思维应该是在创意上设法突围而出,找寻还未开发的处女森林,也就是蓝海洋,道理知易难行,个中学问绝不简单。

 

1981年,我离开了竞争炽热的香港电视红海洋,走进了处于蓝海洋状况的新加坡电视圈,一晃眼30多年,旅程精采多变,有时风平浪静风光明媚,也有惊涛骇浪,乌云密布的时候,回头一看,总觉得不枉此行。

 

蓝海洋之旅能够成行,应该感谢新加坡政府洞悉软实力对国民凝聚力的必要性,早在韩国影视韩风还在未成形之前,已经看到当时香港影视文化的发达,全球华人都在追看。70年代后期,新加坡电视频道播出港剧节目,街道上水静河飞,连非华族也赶紧回家收看,政府领导人深明长远之计,新加坡需要属于本土的高质素电视娱乐节目。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右起:蔡和平、当年的综艺节目编导陈盛安和摄影棚技术导播陈秉智(John Tan)。

1979年,政府高层低调在香港各电视公司进行取经拜访,深入详细地了解娱乐电视节目如何运营,如何创作,如何制作,交出国民认收性高的电视内容。时不我予,唯一的破局是从香港大规模挖角,组成一条龙式的制作团队,配合新加坡民风,原创狮城故事,同时培训当地工作人员,可以长远延续统一专业模式。缜密务实方案呈交后,迅速获得最高领导拍板,实行了世界上首次的大规模影视技术转移的创举,写下了史无前例的一章。大胆务实,实在是先知先觉的国策。

 

实际上,香港在60年代末电视内容素质提升,来自新加坡的电视精英蔡和平先生功不可没,在港创造了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培育出无数台前幕后的专业人士,早期抵达新加坡效力的导演李志中和本人都是蔡先生第一代第二代的门生。后来新加坡邵逸夫爵士全面发展香港电视行业生态,与充满活力的丽的呼声,各自制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电视剧集,红遍全球华人社会,新港双城记历久以来的相辅相成,互利互惠,十分有意思。

 

1981年开始,一共150多位电视节目制作人员,从监制、导演、编剧、摄影、收音、剪接、武术指导、化妆特技设计等关键岗位人员陆续抵达狮城,开始人生新一段难能可贵的蓝海洋旅程。

磨合真人骚

 

虽然新港两地文化差异不大,但在意识形态上倒是不容易马上融合无阻,遑论在创作媒体内容上,既主观又渗入个人风格,百多名的香港影视雇佣兵在新环境所面对的考验,甚具挑战性,幕后人员在家居事情安顿下来后,马不停蹄,加快深入了解狮城的民风民情,开始创作属于新加坡的故事,务求人物情节贴地,综艺节目也加入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话题,与观众打成一片,尽量避免完全从香港搬来同一套的内容和情怀,失去了建立新加坡自身文化感情品牌的初心。

 

整个磨合的过程本身,衍生了无数的生活故事,两地工作人员合作关系中,既有误会、有谅解有共识,也有异地爱情开花,甜酸苦辣的情感,天天都在发生。如果当时能够以真人秀方式拍下全程,肯定是全球媒体注目的实况剧场,甚至是可以用作学术研究的素材,保证是文化技术转移珍贵的硏究纪录。

 

80年代期间,新加坡政府为了国家未来发展,推行了双语教育,为了增加不同方言华族的沟通和凝聚力,全面推行华语运动,我这名在日常应用华语近零的香港仔也因此受惠不浅。新加坡电视剧在这方面也全力配合国策,但当时能够以标准华语演戏的艺人不多。穷则变、变则通的灵活处理下,新加坡为了解决这个当前难题,又再推出创举,成立了独一无二的配音组,由邵氏电影公司转战新加坡电视的毛威先生和王玫姐联合新加坡电视台高层李明芬小姐,领导新港两地专业的配音员为电视剧配上标准华语,既解决了演员语音的问题,也让新加坡自制的剧集,后来能顺利外销,进入大中华市场,也成为第一个外国剧集在中国电视平台黄金时段播出,并且大受欢迎,是新加坡软实力外销的成功例子。

 

当时这个跨界合作创造新加坡电视节目品牌的总指挥郑东发先生,魄力惊人, 在短短10年内,从每星期一小时戏剧、一小时综艺,迅速几何级的增加产量,几年内发展至一星期10小时戏剧、7小时综艺,同时成功培训本土人材作全面技术转移。这个软实力的工程,成就惊人,不单华文节目受惠,还进一歨跨越到其他民族节目里,作了另一次的技术转移。

 

资料内容搜集和撰稿当时扮演了连贯四大民族电视内容跨界制作的桥梁。1979 年新加坡官方团队在香港视察取经时,发现香港电视台人事架构上有一个全球独有的部门—— 资料搜集撰稿,横跨所有不同类型语言的制作,负责提供不同种类节目的内容素材,进而提高节目真实性和共鸣度,十分有借镜参考价值。

资料搜集撰稿部门在新加坡80年代成立,部门培训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四大语文的资料撰稿员,负责向导演提供各种和社会有关的素材,作为故事性和资讯节目的内容依据,借此增加真实感;还有拍摄场地的资料提供,成为全方位内容的后勤部队。也让我有机会通过统筹这个部门,更深入了解四大民族的文化,体验了多元种族的情怀,整个架构为不同族类节目内容服务延续至今。

又见蓝海洋

 

狮城蓝海洋之旅辗转过了十多个年头,一切应该磨合的也磨合了,应该发展的也发展了,留下来落地生根的香港团队也安居乐业了,本土专业团队也渐趋成熟。世事多变是常态,在小红点上竟意外出现了另外两个蓝海洋,把正在稳歨前行的创作制作生态添加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

 

90年代中国政府决心发展影视文化的软实力,开拓创意行业,也如新加坡一样,借用了外力引进港台新三地编导专业,作了拍摄制作创作技术转移,全面催生当地电视节目包括戏剧和综艺。其中以连续剧为主,当年从新加坡转移到中国发展的香港导演为数不少,中新两地合拍剧集也开始启动和萌芽。转瞬间,当时中国13亿人口的影视市场俨如一大片蓝海洋,充满了无限可能性和机会。加上由梁立人先生和江龙先生领导制作的新加坡剧集和参予的演员早在90年代已经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今天不少中年的北京、上海观众对新加坡的剧集和演员还能如数家珍,耳熟能详。此外,当时新加坡获准在北京设立全球第一所媒体代表处,先后由麦之华和朱亮亮女士出任首席代表,游走这片蓝海洋,促进中新两国影视文化的合作关系,难能可贵。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作者与冯仲汉(右)。

 

另一蓝海洋出现在2000年千禧年代,新加坡政府为了向国民提供多元化电视内容的选择, 令全世界意想不到的打破多年垄断局面,发出另一个经营无线电视频道的执照,让国民多了一华语一英语频道来挑选,也直接向当时创业行业的朋友开发了一片蓝海洋,从此电视生态进入激烈的竞争环境,百花齐放,各自精彩,商家和观众因而直接受恵。创意人才因为有竞争对手,各出奇谋,出尽百宝,新颖点子层出不穷,那四年可以说是新加坡电视史上最灿烂最值得怀念的日子,可惜四年的竞争,蓝海洋最终也变成了红海洋的局面,最后电视频道重组合并,一切回到原点直到现在。

 

新加坡蓝海洋之旅,让我有幸在各方面参予新加坡电视发展史最重要的30年, 当年28岁抵达狮城后,获得黄金机会成为建立新加坡娱乐节目品牌的团队成员之一,认识了这块多元文化国家里的人和事,更多谢接纳我成为新加坡的一份子, 给予我多次经历国内外与影视行业相关的蓝海洋,能够在国际舞台和官场任职学习,增广见闻见识,一生受用不尽。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文树森

作者简介:

文树森于1981年加入新加坡广播局担任综艺节目组资料收集员,成立四种语文资料收集部门,后晋升为新传媒娱乐节目制作副总裁。2000年任报业传讯营运总裁,2005年出任新加坡媒体发展局电视电影发展司司长。2007年出任好莱坞马克班纳制作公司亚洲公司总裁。2009年出任星霖电影公司掌舵人。之后出任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教授。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详细记录新加坡广播电视发展史的重要中文书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传媒(MediaCorp)中文节目组的台前幕后人员撰写的集体记忆,图文并茂地讲述了80年来发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50个篇章分为八辑:统帅、先驱、广播、新闻与时事、综艺节目、华语戏剧、幕后大军、熠熠星光,时间跨度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一直到2016年新传媒搬迁到纬壹科技城。真实地记录了一批热爱广播电视事业的台前幕后人员,如何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零开始不断追求卓越;如何为观众制作更好更精彩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点击这里可直接购买此书。更多精彩图书,可关注公众号: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丨来源

新加坡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

相关阅读

新加坡电视剧如何成为第一个在中国黄金时段播出的外国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