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旧史:新加坡有个吉宝港,你知道它的来历吗

1
5503

1

640

位于新加坡南端的吉宝港

古老的龙牙门

新加坡地处亚洲大陆南端,东衔南中国海,西接印度洋,地跨中华、印度两大文明圈。这个区域受到亚洲季风的影响,从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风,从十二月到来年三月盛行东北方。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规律变化的季风对航海非常有帮助。帆船可以借着西南风出航,再乘着东北风返航。也因此,自古以来,东西往返的海船就经常光顾新加坡。

640

季风风向示意图
早在元代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就记载了“单马锡”,也就是今天的新加坡。全书是按照作者的行程从东向西依次记录。“单马锡”位于全书的正中的一篇。无论汪大渊是否有意为之,新加坡地处东西商道中点的地理优势却是毋庸置疑。除了记录当时已存在岛上的华人社区,作者还提到了一处叫做龙牙门的地方。所谓的龙牙门是一处港口的出口,因为两个“龙牙”形状的石头耸立在海道两侧而得名。这个龙牙门,正是如今吉宝港西侧出口。

640(2)

根据汪大渊描述所绘的龙牙门
汪大渊之后,一支更加庞大的船队从中国出发,试水季风航线。带队的是明朝太监郑和。他指挥着船队向印度洋进发,自然要经过新加坡。在郑和的航海图中,新加坡被称为“淡马锡”。“单马锡”和“淡马锡”都是对Temasek的音译,是古爪哇语中的“海城”。龙牙门同样被标在郑和的海图中。航海家们对吉宝港的偏爱不难理解。新加坡的南侧就是马六甲海峡,吉宝港正处在新加坡本岛的最南端,毗邻海峡。港湾又被本岛和圣淘沙岛环绕,入口狭窄,内部水面宽阔。这里水深而少礁石,且风浪平静,正是一处理想的停泊地。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们,自然一眼就相中这块儿宝地。

640(3)

郑和的航线

伯乐吉宝

季风随着季节变换方向。它既然能带来东方的客人,也就能带来西方的帆船。无论是印度人还是阿拉伯人,都曾借着季风来到马六甲海峡。后来,英国人征服了印度,开始向远东进军。他们乘着帆船从加尔各答起航,同样借着季风到达马六甲海峡,先后建立了槟城和新加坡这两块儿殖民地,作为英国开发远东的据点。

640(4)

吉宝港被本岛和圣淘沙岛环绕

新加坡最早的市区位于新加坡河两侧。这里水流平缓,蜿蜒的河道方便帆船沿河装卸货物。河中的船只舢板来往运输,河岸上的市场生意繁忙。新加坡河上的驳船码头很快成为运输和贸易的中心。而吉宝港远在市区之外,没有道路相通。海岸附近都是荒地,零星住着些打渔的水上人家。创建新加坡的莱佛士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并不熟悉海事,甚至不知道吉宝港的存在。直到他离开新加坡,继任的威廉·法夸尔才在信中向他提到一个所谓的“新港”,也就是吉宝港。可此时,新加坡的船运都集中在了驳船码头。于是莱佛士和法夸尔都没怎么将这个新港口放在心上。

640(5)

停满小舢板的驳船码头
最开始对“新港”上心的是英国海军将领亨利·吉宝。他是英国远东舰队的指挥官,参与过两次鸦片战争。在留守新加坡期间,吉宝还多次扫荡威胁新加坡的海盗,成了名符其实的“海盗猎人”。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海军将领,吉宝自然看不上满是烂鱼烂虾的驳船码头。他打起了新港的主意,想把这里作为舰队的锚地。经过一番测量,吉宝意外的发现,这个新港居然是个天然深水良港,正适合大型船只的停泊。1900年,“新港”被改名为“吉宝港”,以纪念吉宝的测绘之功。

640(6)

亨利·吉宝

蒸汽繁荣

当“新港”重新被命名为“吉宝港”时,这里早已不是昔日面貌。为了方便船舶通行,曾经耸立在西侧入口的“龙牙石”被炸掉。庞大的蒸汽船鸣着笛,缓缓的进入港口。岸边堆着如山一样的煤炭。几个大型船坞里,修理工日夜不眠的修缮着钢铁巨轮。曾经统治海峡的帆船成为往事,此时已经是蒸汽船的天下。大型蒸汽船想要停靠新加坡,就必须仰仗身为深水港的吉宝港。

640(7)

吉宝港的国王码头

事实上,不止是吉宝港,整个新加坡都受益于蒸汽船。以煤炭作为动力的蒸汽船不受风向影响,大大提高了逆风航行的速度。从加尔各答到新加坡的航行时间,从三四个月缩短到了三四周。以前为高速帆船开辟的南半球航线被废弃,马六甲海峡成为东西方运输的唯一通道。拥有吉宝港的新加坡能方便的维修船只,也是蒸汽船必经的加煤站。曾经与新加坡处于竞争地位的槟城和马六甲,也因为缺乏深水港而逐渐落后。新加坡成为整个海峡殖民地的中心。仰仗着工业时代的蒸汽船,新加坡迎来了它的第一次经济繁荣。

640(8)

被废弃的快船航线
遥远的埃及发生的一件事,更加稳固了新加坡的地位。1869年,英国人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船只可以直接从地中海开入红海,而不必绕行遥远的好望角。从英国到印度的航线缩短了将近一半。靠着这一交通红利,大英帝国可以顺畅的把势力从印度拓展到远东。作为印度到远东中点的新加坡,战略地位大为提升。伦敦当局把新加坡从印度殖民政府独立出来,专门设立了以新加坡为中心的海峡直属殖民地。殖民政府花大价钱兴建吉宝港,在海岸高地上布满炮台,想把这里变成了一座永不陷落的“远东堡垒”。

640(2)

苏伊士航线和好望角航线的行程对比

二战焦点

当二战爆发时,英国人的“远东堡垒”就成了日本海军的眼中钉。更何况,吉宝港还在不断运出马来亚盛产的重要战略物资——橡胶和锡,支撑着英美的工业生产。拿下新加坡,是比偷袭珍珠港更重要的战略目标。日本人能看到这一点,英国人自然也能看到。早在战前,英国人就花费5亿英镑的巨资,把吉宝港改造为军港。只可惜大英帝国忙于应付欧洲战场,巨资修建的军港中只可怜巴巴的停着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两艘主战舰。至于为两艘主战舰护航的老式飞机,更不是日本零式战机的对手。

640(9)

停泊在吉宝港的“威尔士亲王号”
然而,英国人还是相当自信。英国人在吉宝港和樟宜附近的岸防炮,足以洞穿最厚的船只装甲,击沉任何胆敢靠近的军舰。但英国人没想到的是,狡猾的日本人没有强攻吉宝港,反而在满是热带雨林的马来亚登陆。在山下奉文的指挥下,日军以惊人的速度向南推进,直接进犯北部防卫空虚的新加坡。吉宝港的两艘主战舰仓促北上寻找战机,结果连对方舰队都还没遇到,就被日本轰炸机炸沉。面对从北面来的日军,雄踞新加坡南岸的吉宝港也有心无力,草草打了几炮就举了白旗。

640(10)

拱卫吉宝港的西乐索炮台
日本人占领了吉宝港,把太阳旗插上了曾经属于英帝国的宝地,趾高气昂的出了口气。日本人将新加坡改为昭南市,把欧美人全关进监狱,还大面积肃清有抗日倾向的华人。残暴的统治招来怨言,但普通人面对宪兵队的刺刀和吉宝港的铁船大炮,也只能默默忍受。但日本人没能骄傲太久。1943年,吉宝港毫无征兆的发生爆炸,7艘日本军舰被炸沉。来自澳大利亚的Z字特遣队装扮成渔民到达新加坡附近,再借着夜色潜泳到吉宝港设置水雷。这次袭击不但让大日本帝国颜面扫地,也意味着盟军的反击已经能威胁到新加坡这样的日治核心地区。太平洋战场的胜负已经逆转。

640(11)

装扮成渔民的Z字特遣队

现代发展

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成为主题。独立后的新加坡也专注于经济发展。吉宝港也融入这一大潮,助力新加坡经济。炼锡工厂、炼油工厂、造船厂重新开工。港口的现代化改造也迅速完成。吉宝港成为世界领先的集装箱集散地。它还孕育了像吉宝船厂这样的本地企业。船厂从一家小造船厂开始,成长为生产大型船舶和海上钻井平台的大型跨国集团。蓬勃发展的造船、港口和炼化业务,让新加坡有能力以弹丸之地独立的发展经济,并催生了金融、大宗商品交易、精密加工等新经济部门。可以说,吉宝港是新加坡跻身亚洲四小龙的基础。

640(12)

繁忙的集装箱码头
如今,吉宝港迎来新一轮的变身。重工业工厂迁往西部的裕廊岛和大士,集装箱货柜码头也将逐步迁出。随着去工业化,吉宝港的海岸生态逐渐恢复。环绕吉宝港的圣淘沙岛(Sentosa Island)、拉布拉多公园(Labrador Nature Reserve)、怡丰城(Vivocity) 成为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曾经的船坞被巧妙的改造成海道,成为高级公寓中的独特景观。游轮和游艇取代了大型集装箱货船。它们迎着夕阳进出吉宝港,成了海湾新的风景。就连曾经被炸毁的龙牙石,也在拉布拉多公园中复现,成为游人凭吊之所。一晃数百年过去,背后的小城虽变了样,但青山绿水掩映的吉宝港依然是一块儿吉祥宝地。

640(13)

今日吉宝港

一如“吉宝”这个名字。

2

640(14)

1.拉布拉多公园

640(15)

▲大约傍晚六点从拉布拉多公园出发,沿海边小径向东漫步,吉宝港就位于拉布拉多公园东部的那片海湾-吉宝湾。

2.吉宝港

640(16)

▲黄昏时分在连接拉布拉多公园和吉宝岛的滨海步道,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时可以在通往吉宝岛的桥上稍作休息,欣赏(YY)下游艇俱乐部和高大上小区吉宝湾映水苑。至此大概是半小时的轻松平缓路程。

3.花柏山缆车

640(17)

▲近距离的欣赏完吉宝湾,还可以登上花柏山,在缆车上俯瞰整个吉宝湾、圣淘沙岛的美景,和夕阳的余晖。

  • 花柏山(Mount Faber)海拔104米,全程路面平整,几乎没有任何攀登难度。
  • 缆车成人往返票价29新币,儿童18新币。往返穿梭于花柏山和圣淘沙。

感谢作者文化甜旅(wen-hua-tian-lv)vamei授权新加坡眼转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