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0
294
“新加坡华语”是在不同时空背景的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异乡,发展出与原乡汉语既有相同,也有差异的语种。随着新加坡单语化现象加深,新加坡华语赖以生存的多元语言生态不断萎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表现新加坡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加坡华语只能走向简易版的华语。

 

 

本文原载于《怡和世纪》第52期,由于在微信上刊用,本文有所删节。全文可阅读《怡和世纪》  

         

 

总体来看,新加坡华语与汉语具有高度的相同点,在相互理解和沟通方面,可说是无甚障碍,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大同”;另一方面因方言和多语环境的影响,小部分词汇、语音、语法有异于现代汉语,这就是所谓的“小异”。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新加坡新学堂从20世纪初创办开始,采用的课本都是来自中国。直到1950年代才陆续改由本地出版商编辑出版,不过课文大部分还是采自旧有的教科书。可以说,我们学的“华语”,是从课文习得的“民国国语”。

 

新加坡华语的方言味

         

 

另一方面,华人家庭用语普遍是南方各个族群的方言,给我们习得的“华语”添上方言色彩。形成的“新加坡华语”既带有“民国味”,也带有“方言味”,这就是它与现代汉语产生小异之处。

         

 

以语音来说,我们过去采用“民国音”,以《国语字典》的注音为准,比如“成熟”读音是“chéngshǒu”,“提携”读音是“tíxī”,“角色”读音是“jiǎosè”。1970年代之后,新加坡教育部在中小学的华语教学上,语音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汉语拼音为标准,“成熟”改念为“chéngshú”,“提携”改念为“tíxié”,“角色”则改念为“juésè”。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大部分来自华南,有各自的发音传统和语言习惯,所谓“乡音难改”,大可不必处处与汉语看齐。比如“儿化音”,我就不赞成,“没事”要说成“没事儿”;“小孩”要说成“小孩儿”。说一段笑话,过去有一位著名报人,他是来自北京的满裔,写社论喜欢用“儿化词”,令许多人受不了,被人讥为“该儿也儿,不该儿也儿”,最后他竟然因“文字”出了“事儿”。

         

 

又比如叠字词“娃娃”“妈妈”“远远”等,后一个音节要念轻声,身为“南蛮”的我们念起来,一不小心,“妈妈”就念成“骂马”。另外,根据南方人的语音习惯,“吃风”是念成“chīfōng”;“蜜蜂”念成“mìfōng”,“风”和“蜂”不像汉语拼音的发音,要发为“fēng”。这些发音的问题,对我们南方移民的后代来说,有语言习惯的原因,更多的是地域感情的羁绊。   

         

 

新加坡华语与中国白话文运动

         

 

说到语法方面,鲜为人知的是新加坡的白话文教学,和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几乎是同步发的。

         

 

1906年新加坡第一所新学堂广肇养正学堂成立,一开始就采用“官话”教学。1919年,中国政府教育部下令,改“国文”为“国语”,在“国语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新学堂改为白话文教学,新加坡新学堂萧规曹随,也相应采用白话文教学。

         

 

这一百多年来,新加坡办报写文章,产生大量的文学作品。从这些文章和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新加坡华语的语法规范。由于受南方方言影响,新加坡华语在一些句子结构和语法方面,会与现代汉语略有不同,所幸的是两者在语法方面差别不大,不至于产生误会。

         

 

另一方面,新加坡华语教科书长期采用民国编书传统,以“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作为编辑方针,课文选用许多中国新文学时期的文学作品,新加坡华语借此得以借鉴及熟悉“国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拉近两者之间的差别。

         

 

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四个来源

         

 

新加坡华语词汇是最能区别新加坡华语与汉语的部分,也是最能显示它在大华语中独特存在的表现。

         

 

新加坡在1819年开埠后,身为自由港和居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冒起成为东南亚的经贸中心,吸引大量的华人移民,很快地形成一个人数众多的华社。华人的方言和华语与马来社会的马来语、殖民者的英语,来回交错,交流碰撞,吸收彼此的元素,产生许多新词汇,成为新加坡华语词汇的来源之一。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16世纪西方殖民者到来之前,华人移民早已落户南洋各地。中西文化接触,是从洋人与南洋华人的相遇开始的。南洋华语与西方语言、文化的接触互动,创造不少的新词汇,新加坡有幸继承这些南洋华语词汇的遗产,大大丰富了新加坡华语词库,这是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新加坡华语词汇的构成,按其词素组成来分析,主要可分为四大类:方言借词、其他语言借词、自创华语词汇以及港台引进词。

         

 

这些词汇有一部分尚停留在口语阶段,另一部分已经完成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化,成为定型的新加坡华语词汇。这些定型的词汇,是我们讨论的主要对象。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方言借词主要来自福建(闽南语)和广东(粤语)两大方言,少部分来自潮州、海南、客家方言;其他语言借词,涉及的主要语言除本地马来社会的马来语,殖民者带来的英语,少部分源自印度人社群的印度语,以及葡萄牙语和荷兰语等;自创华语词汇主要是本地华人对接触到的新事物,根据华语的构词习惯,创造较有学理性的新词;港台引进词汇是指直接引进流行于港台的特有用语。

         

 

新加坡华语源自方言的词汇,主要集中在食物名称,比如:海南鸡饭、肉骨茶、菜头粿、发粿、炒粿条、捞鱼生、红毛丹、山竹、黄梨、杂菜饭等;其他有怕输、舞狮、脚踏车/脚车、大耳窿等。

         

 

其他语言借词马来语占的比例较高,比如:榴梿、沙爹、罗惹、叻沙、咖喱、浆露等,这部分属于食品名称;另外还有:甘榜、巴刹、奎龙、五脚基、拿督、拿督公等。

         

 

源自英语有:三文治、比萨、固本、固打、德士、巴士等。

         

 

自创华语词汇主要有:组屋、乐龄、胡姬花、集选区、山芭、烧芭、华社、华校、华教、街头党等。

         

 

港台引进词汇有:电脑、人气、写真等。

         

 

新加坡华语还有一些词汇,在过去一段时期很流行,事过境迁,逐渐少人运用,不过多少了解一下对了解我们的历史,不无帮助。比如:健康文艺、颠覆分子、紧急状态、黑区、默迪卡、私会党等。

 

新加坡单语化加深

         

 

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在语言政策上的用心,其苦心积虑,其雷厉风行,有目共睹。在经济繁荣的背后,这四十年来,新加坡语言生态发生激烈的变化,比如英语的地位得到大力提高,作为法定的行政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深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以英语当作家庭用语的占比大幅度提升。    

         

 

华语被分配为代表华人的“母语”,在学校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禁止方言在官方或公共场合的应用。在没有古典文化和经典新文学作为根基的新加坡华语,“民国味”的消失指日可待;华语和方言作为社会和家庭用语逐渐被英语取代,新加坡华语的“方言味”也失去赖以滋生的土壤。

         

 

新加坡呈现的是“双层语言”(diglossia)而非“双语”(bilingualism)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学家费舍曼所言:“diglossia without bilingualism”)

         

 

在精心打造的人工语言生态花园,单语化现象加深,新加坡华语赖以生存的多元语言生态不断萎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表现新加坡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加坡华语只能走向简易版的华语。

         

 

在过去,新加坡华语的发展只能依靠华社民间力量和资源来推动。庆幸的是在独立前,新加坡华社以坚忍不拔之志,建立了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华校和教科书成为新加坡华语规范化的重要推手,对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定型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过去新加坡华文报章的用语情况,可以看到两个特点:其一是新加坡长期在殖民统治下,华语不是官方语言,缺乏官方主动介入推动,也没人主导编辑词典来规范,华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进程缓慢而且不是自觉的。

         

 

因此,造成在词语应用上出现紊乱和恣意的状况;其次是新加坡华社主要是由来自中国南方的各个方言族群组成,其语言社区难免受方言深刻的影响。一些方言色彩浓厚的词语长期受到华文媒体青睐,在民间日常交流和使用上更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新加坡华语虽说集南洋华语之大成,但并不是孤悬海外,它与汉语长期保持互动,对丰富汉语词汇贡献不少。新加坡华语词汇,有些是从汉语原乡直接输入;有些是因社会环境的不同产生。两地词语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其中有交集,也有变异。它们之间没有主从关系,两地词语在演变中,既有汉语给予的影响,也有新加坡以区域华语的身份反哺的成分。    

         

 

探索新加坡华语的形成,是以新加坡作为地标,去检视华语在南洋地区以及中国的发展,这过程不仅仅是新加坡(南洋)华语与汉语的交流和互动,也是一个双方共创和共享的成果。

         

 

我们不应该把华语词汇的产生和发展的探索,仅仅局限在中国大陆地区,而是必须扩大我们的视野,把它一同放到东南亚整个地区的历史大语境中去考察,才能对其发展的轨迹拼出较为完整的图景。

本文原题《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载于《怡和世纪》第52期

 

可前往草根书室、友联书局、友谊书斋、新华文化、纪伊国屋书店购买,马来西亚读者可到吉隆坡学林书店垂询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HQ丨编辑

HQ丨编审

怡和世纪丨来源

怡和世纪丨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网站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相关阅读

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

留下一个回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请输入您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