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1
1800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9月28日新增确诊病例2246起,含本土病例2236起,累计9万1775起。

本期疫情报道重点为:

一、25%受访民众认为目前限制措施太严厉
二、捷星航空计划年底重启新加坡—澳洲定期民航
三、新加坡捐赠12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给泰国
四、专家澄清:触摸蔬果并不会传染冠病
五、新加坡昨增孩童病例79人
六、昨天通报2起死亡病例,皆完成疫苗接种年长者
七、本波病死率为之前的2.5倍
八、输氧重症病患逼近两百起
九、密接者居家隔离1.7万人,占56%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新加坡民众“清零”“共存”完美分裂
新加坡43%人选择“清零”和“共存”之间的中间路线,12%人表示不确定该怎么选,其他45%刚好分裂为清零派和共存派。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这是网络市场调研公司Milieu Insight对1164名16岁以上人员作民调得出的结果。
在同个调查中,25%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措施太严厉,23%认为太宽松,52%认为合适。
48%认为本轮限制措施与新加坡政府寻求的“共存”策略基本符合,46%认为不太符合,其余6%自认对这个课题没有足够认识,无法评论。
从这个调查结果看来,新加坡民众对清零或共存是完美分裂的。
跨部门抗疫小组联合组长:共存策略不变
昨天(9月27日),新加坡跨部门抗疫小组联合组长、财政部长黄循财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说,新加坡政府的整体策略没有变,要在控制本地医疗体系不受过度压力的条件下,努力逐步重开经济和社会。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图源:黄循财脸书)
他说,采取本轮限制措施是为了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争取时间完善系统,包括居家康复、社区治疗设施等,可以应付未来更多的病例。
之后,当局会继续重新开放,放宽社交限制,允许跨境旅游,扩大VTL接种者旅行走廊。
政府将拨款6.5亿新币协助本轮受影响的行业。如有必要,政府还准备动用财政资源协助企业和员工。
新加坡—澳洲旅行走廊有望启动
捷星航空12月准备复航新加坡—澳洲
9月28日,捷星航空宣布,计划于12月20日重启新加坡—澳洲航班,每周三班在新加坡、达尔文之间往返。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捷星亚洲总裁Bara Pasupathi说,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很高,澳洲年底就要达到80%人口完成疫苗接种,因此捷星选择在“这两个安全地区重启国际航行。”
此计划如果顺利推进,捷星准备在明年增设另一航线。
捷星的复航计划仍须两国政府批准。两国有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开通旅行走廊。
除了新加坡—达尔文航线,捷星也计划启动新加坡—墨尔本航线。
新加坡向泰国捐赠12万剂阿斯利康疫苗
9月27日,新加坡向泰国捐赠12万2400剂阿斯利康疫苗。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新加坡驻泰大使向泰国副首相兼公共卫生部部长阿努廷移交疫苗。图源:新加坡外长维文脸书)
新加坡曾向马来西亚、文莱提供科兴、莫德纳疫苗,也曾向澳洲提供50万剂辉瑞/复必泰疫苗。
这是新加坡第一次对外捐赠阿斯利康疫苗。此前并无新加坡购买阿斯利康疫苗的消息。
专家澄清:触摸蔬果并不会传染冠病
《新加坡眼》在9月7日曾报道,红山景巴刹与熟食中心(Bukit Merah View Market and Hawker Centre)在今年6月时曾是新加坡最大的冠病感染群之一。根据流行病专家当时的研究,习惯性赤手触摸水果和蔬菜可能是传染方式之一: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戴尔弗斯尔(Dale Fisher)教授表示,理论上只有在接触冠病患者在上面咳嗽过的水果后,并触碰口鼻,才有被感染的风险。
但他指出,因为大家在外都戴口罩,所以食物表面不太可能受到足以传播冠病的污染,食用表面存在冠病病毒的食物也不会受到感染。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图片源:Online Pasar)
 
新加坡昨增孩童病例79人
新加坡昨增0岁至11岁孩童病例79人。昨天也是小一至小五生居家学习第一天、小六生居家备考第一天。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人有0岁至11岁孩童97人。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未来七天左右,相信这两组数据不会有太大变化。
希望在七天之后,从10月4日左右开始,会见到新增确诊孩童人数逐步下降;然后再过几天,希望能见到住院孩童人数同比例下降。
85%人口接种至少一剂疫苗
82%人口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截至9月26日,新加坡人口85%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82%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一共459万2993人接种了辉瑞/复必泰、莫德纳疫苗,累计接种911万4751剂,比前一天增1万9461剂,其中1146人为首剂,1万8315人为第二剂或以上。
世卫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其他疫苗(科兴、中国国药),则累计8万8524人接种,接种剂量为19万2119剂,比前一天增410剂,其中223人为首剂,187为第二剂或以上。
昨天通报2起死亡病例
皆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新加坡卫生部昨天通报2起死亡病例。

一、80岁本地老妇(第74761例),有基础病病史,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一、74岁本地老翁(第88258例),有基础病病史,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在过去的12天当中,新加坡有10天出现死亡病例:
其中,9月24日出现死亡病例6起,为新加坡单日死亡病例历史新高。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根据《新加坡眼》统计,从卫生部通报死亡病例的疫苗接种情况以来,新加坡一共出现47起病例,分布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从年龄看,九成以上是61岁以上年长者;从身体健康情况看,九成以上是有基础病病史的;从疫苗接种情况看,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有9人,占19.1%。
此9人皆为皆为有多种基础病病史的年长者,其中多数为八九旬高龄老人。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本波疫情病死率为之前的2.5倍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病例,至9月27日,新加坡一共出现8万9539起确诊病例,其中80起死亡,病死率为0.09%。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本波疫情的总体病死率为0.156%,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为0.058%。换句话说,本波疫情总体上病死率是之前的2.5倍左右。
本波疫情的社区病例至今出现43起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186%,是本波之前社区病例病死率的20%。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目前社区病例的病死率比去年低,一个原因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病程未完全发展。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维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发展,目前言之尚早。
过去28天新增病例
病情轻重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在过去28天内,新加坡新增2万1935起本土病例,其中2万1489人(98.0%)为无症状或轻症,382起(1.7%)曾为/现为输氧重症,41起(0.2%)曾为/现为ICU重症,累计23人(0.1%)死亡。数据四舍五入。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输氧和ICU重症合计423人,约48.7%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约51.3%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死亡23人,15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8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新加坡眼》盘点自8月18日以来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我们会密切关注接下来两三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势。
9月27日疫情报道
新增1647起确诊病例
现在回顾新加坡卫生部昨夜通报的疫情数据。
9月27日通报新增确诊1647起,累计8万9539起。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当中,境外输入5起,本土病例1642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362起。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近期新增本地社区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近期新增客工宿舍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71岁以上输氧重症人数破百起
截至9月27日中午1200时,ICU重症病房有27人,比前一天少3人;需氧重症194人,比前一天增22人。
ICU重症病患27人当中,4人年龄介于40岁至60岁,6人介于61岁至70岁,17人为71岁以上。
重症需氧病患194人当中,6人年龄介于19岁至39岁,24人介于40岁至60岁,56人介于61岁至70岁,108人为71岁以上。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输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计221人,比前一天增19人;其中185人(84%)为六旬以上年长者。
新加坡目前已开300个ICU重症病床,在用27个。
输氧重症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离病房,并不使用ICU,用的是面罩式呼吸机,无创,无须建立人工气道,不插管。
备用ICU重症病床有1000个左右。不过,如果被迫开启这1000个ICU床位,将严重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
普通住院病患1067人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例比前一天增66人,为1067人。按年龄分布如下: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例当中,0岁至11岁儿童有97人,占9%。
过去几天普通隔离病房的使用情况是这样的: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尽管普通病房住院人数增幅相对来说不大,但是它绝对数高,对医疗资源也会形成压力。
在社区护理/康复中心的
轻症、无症状病例1万2995起
在社区护理/康复中心有轻症和无症状病例增1036起,为1万2995起。
确诊病患昨天从医院出院41人,累计5915人;从社区护理/康复中心病愈483人,累计6万9261人。
死亡病例新增2起,累计80起,病死率为0.09%。
密接者居家隔离占56%
大增2246,七天内五新高 | 要清零还是要共存,新加坡43%受访民众这么说......
9月27日,确诊病患的密接者隔离3万1241人,其中1万7429人为居家隔离(上图蓝色部分),占56%
相关阅读:

编辑:ABC、YYY

1条评论

  1. Quote:「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传染病科高级顾问医生戴尔弗斯尔(Dale Fisher)教授表示,理论上只有在接触冠病患者在上面咳嗽过的水果后,并触碰口鼻,才有被感染的风险。

    但他指出,因为大家在外都戴口罩,所以食物表面不太可能受到足以传播冠病的污染,食用表面存在冠病病毒的食物也不会受到感染。」unquote:

    — 这是专家针对《新加坡眼》曾经报道过的“根据流行病专家的研究,习惯性赤手触摸水果和蔬菜可能是传染方式之一”的说法的解答。

    看完专家的话之后,我只能够苦笑。感叹真是专家“误国”啊!呵呵,如果专家都是仅仅拥有专业学识却没有灵活的头脑,那么僵化了思维的结果,就会是缺乏了initiative和common sense,剩下一根死脑筋误导读者祸殃平民啊!

    专家的回答让人瞠目结舌,几乎无言以对!– “根据流行病专家的研究,习惯性赤手触摸水果和蔬菜可能是传染方式之一” — 他…到底看懂、听懂了这个问题吗?

    有common sense的人必然知道,在交叉感染的过程中,“手”其实是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隐藏性确诊病人的手是可能就带有病毒的。当他在买菜挑选水果的时候,被他接触过的东西的表面,就像电梯按钮、门把手,电灯开关一样,都有可能会遗留下病毒。这时候,接下来的顾客可能也就会在挑挑拣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触到残留在果菜的病毒。这时候,如果他不小心,没有洗手消毒就随手抹一抹鼻子、揩一揩鼻涕,或揉揉眼睛或吃东西,那么就随时有被污染的东西间接感染的可能。

    专家说的“因为大家在外都戴口罩,所以食物表面不太可能受到足以传播冠病的污染”是正确的。但是他却忘记了“手”也是传染病一个间接的“媒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