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是一流中文财经媒体,以客观深度的政治经济报道见长。当然,新加坡眼的很多读者也知道,《财新》杂志的大部分内容优质也“优价”,需付费阅读。据悉,现在《财新》的付费订阅数已经超过51万。
本文由《财新》特许授权转载,新加坡眼读者免费阅读。如果要阅读及时全面的华文优质政经资讯,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财新通》,年费598人民币。
此次新加坡眼选择的吴小晖专题,在中国曾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另外一个原因是,吴小晖也是新加坡某顶尖高校的校友,曾任该校北京校友会会长。财新内容除了图文内容,也有音频平台财新FM,欢迎点击收听。
2018年8月16号,安邦集团原控制人吴小晖迎来结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案二审宣判,维持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5亿元等一审判决。
这个金融巨鳄曾经风光无限,无论是纽约曼哈顿的五星级酒店、民生银行的董事会席位,或是体量为自己数倍的成都农商行……但凡他想得到的,最终总能吞入囊中。
而这种巨大能量的根源,无非在于杠杆人脉、资金、资源,挑战监管和法律的红线。
2019年7月11日上午8时30分,北京,建国门外大街6号,大家保险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而就在前几天,安邦保险集团几个大字已被悄悄撤下。
2019年的7月10号深夜,在建国门外大街6号,工作人员们正叮叮当当往主楼门上装上“大家保险集团”六个大字。第二天一早,楼前热闹非凡。在被接管了一年多后,“安邦保险”正式更名“大家保险”。
短短十多年间,安邦和他的主人吴小晖怀揣权力与野心,在这里上演了急速膨胀、负隅顽抗、一朝陷落的剧情……
2010年,吴小晖第一次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本领。当时,安邦财险成立六年、资产250亿,并算不上起眼。可它却把目标瞄准了体量是自己六倍的成都农商行,将其吞入囊中。市场无不惊叹这桩蛇吞象的交易。
成都农商行的团队原本并不欢迎安邦入主,觉得“安邦太小,又不是做银行的”。但出乎意料的是,成都市领导在这个项目上表达出了强势的支持。吴小晖本人还曾放话,“谁支持我,我就一个电话一个报告让他上台。谁阻碍了我,就一个电话一个报告,让这个人进去。”
性格强悍、不择手段、擅长杠杆各种资源,是业内人士对吴小晖的一致评价。
自2011年项俊波出任保监会主席,安邦等民营保险公司可谓迎来“黄金年代”。据知情人士透露,保监会放开有利于民营险企的不少政策,和一些资本大佬的各种渗透不无关系。
在当时,吴小晖就是这样一个在保监会能推门就进,自称从主席到保安通通认识的特殊人物。有些在保监会跑审批的事,本应该手下的经理去做,吴小晖却是亲力亲为。当时的一些监管官员“还觉得挺感动的,大的保险公司董事长是很难见到的,但吴小晖姿态却能放的这么低”。
安邦的崛起和陨落,都离不开2014年那两笔合计499亿的增资。这让安邦的资本金瞬间超过了业界排名第一的人保集团,市场无不惊叹又诧异。
背后,的确有玄机。这499亿的增资,可以通过101家公司层层叠叠追溯到86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个人股东。他们仅仅用5.6亿的股权投资,就实现了对600多亿注册资本安邦的最终控制。而他们,又都指向了同一个关系网——吴小晖家族。
安邦为满足监管要求一举增资499亿元,通过101家公司层层叠叠上溯到86名个人股东,凭借循环出资放大资本。
外界并不知晓的是,2017年初,监管已经试图调查安邦,却未料到安邦和吴小晖的反弹极为激烈,近乎疯狂。
吴小晖住在安邦大楼中,大门紧闭阻止监管人员进场,另一边同时销毁资料。甚至,还一度发生过暴力对抗。直到2017年6月,监管人员才得以和专案组、公安部门一同进入安邦大楼。
2018年3月28日上午,吴小晖案一审开庭。吴小晖当庭表示知罪悔罪,请求法庭从轻处罚。
本集节目内容整理自财新团队在2014年到2017年间发表的报道,《黑马安邦》、《安邦大冒险》、《穿透安邦魔术》。记者王申璐、丁峰、贾华杰、杨巧伶、吴红毓然,特约作者郭婷冰,编辑凌华薇、李箐。
Blue Dot Sessions、 Allison Leyton-Brown
财新现已开放给新加坡眼用户特别优惠,订阅财新通一年即可获得价值 $27 Netflix充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