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是如何走向今日的辉煌的?

0
672

编者按:南洋理工学院从旧校区搬到现址,从一所新兴大学变为如今世界排名前20的优秀大学,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出自由世界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岁月如梭—詹道存传》一书中。

南大在飞速变化着,但我们绝不会忽视南大的深厚传统。南洋大学的正式地标——旧南大牌坊,我们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原址之上。

 

我们在旧南大牌坊周围种了一些植物,让附近的居民感觉那里犹如一个迷你公园。您会发现,我们有一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这栋建筑曾被用作图书馆,现在是华裔馆。我们保留了云南园、屹立已久的几座塔,还有南大湖。

 

我们的新校园设计围绕着旧元素展开,由丹下健三提出设计理念,具体细节则由本地建筑师完成。

 

日本建设公司熊谷组(Kumagai Gumi)竞标北区大楼工程。这家公司施工文明(许多建筑工地在这方面都欠佳),是家优秀的承包商。而这项工程绝非易事,所以我很高兴熊谷组竞标成功,签下了工程合同。

南洋理工大学是如何走向今日的辉煌的?

1995年,前南洋大学理事会主席黄祖耀(左)与杨荣文部长(时任新闻及艺术部长)和我一起在云南园。南大地标, 旧南大牌坊至今依然屹立于此。

我们对许多旧宿舍进行了再利用。其中许多建筑是从1950年代保留下来的,已经十分老旧,1980年代的时候我们又进行了全  面翻新。

 

1986年北区新校园落成,举行了开幕典礼。当时我们已经有了第一批毕业生,因此这是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荣誉嘉宾是黄金辉总统,李光耀总理和众多南洋大学理事会成员都出席了这次盛会。

 

纵使面临艰难的政治开端、严峻的时间进度,以及老南大的悠久历史和盛名之重,尽管存在这种种困难,我们还是成功了。

 

我认为南洋理工大学之所以办得有声有色,原因有二。其一,我们的工程学位课程以实践为导向,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工程师,同时我们也对此进行大力宣传。新式教学于学生而言并不重要,因为从国大也一样可以获得学位。不过,我们告诉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以实践为导向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其二,许多和我一起创办大学的人确实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我们招募了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讲师,能够提供出色的课程。到了1985年,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好的工程学大学之一,这时我们的第一批学生也毕业了。

 

作为一所新兴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有两个烦恼。一是校园远离市区,来南洋理工大学路程遥远、十分耗时。二是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

 

规划与发展委员会决定,一旦工程系建立起来,我们将增补其他学科。1986年,我们开始规划商学院。当时在新加坡,人们推崇的是“专”业,而不是商学院或工商管理。若与会计师相 比,这两者都称不上是“专”业。

 

陈庆炎得知此事后,当即反对我们开办会计学院与国大竞争的想法,他希望我们将会计学院从国大转到南洋理工学院。

不过,会计学院的学生并不乐意,因为南洋理工学院太远了。

 

为了满足学生的住宿需要,我们在亚逸拉惹高速公路沿线接管了一些组屋单位,然后不厌其烦地对这些组屋精心整修。范佑安当时是建屋发展局主席,同时也是南洋理工学院主席。我们租约五年,因此所有会计专业学生都可以住在舒适的宿舍里。我们甚至安排专车,每天早上接学生们来南洋理工学院上课。

 

到了1991年,我认为我们做得已经相当不错了,可以与世界其他大学并驾齐驱了,于是决定征询政府可否让我们自己授予学位。政府同意了。于是,我们不再是南洋理工学院,而是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是如何走向今日的辉煌的?

范佑安是一位实干型的南洋理工学院主席。我们能一直按计划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

我们为此举办了庆祝活动,时任总理吴作栋作为活动的荣誉嘉宾出席了庆祝活动。当年李光耀说服南洋大学理事会接受关闭老南大并与新加坡大学合并的三个条件之一,是在新校名中保留“南洋”二字。我们信守了这一承诺。不过,有人担心人们可能不知道“南洋”地处何方(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同,其地理位置一目了然),所以我们也考虑过NTUS,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这个校名。但后来我们选择了更简短的名称——NTU,南洋理工大学。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悠久且坚守使命的南洋理工大学终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詹道存是新加坡州奖学金得主,于1964年毕业于马来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后于1968 年获得剑桥大学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他入职新加坡国立大学,后来升任南洋理工大学校长。

他创办了三所大学,即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跃大学;曾担任吉宝集团、新加坡大众钢铁集团、大华银行和新加坡报业集团等大公司的董事,并活跃于新加坡交响乐团和陈振传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

南洋理工大学是如何走向今日的辉煌的?

点击这里,可直接购买此书。更多精彩图书,可关注公众号: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相关阅读:

编辑: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