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来,全球多国迎来史上最高温天气,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警告称,自2022年至2026年间气温平均值超出过去五年(2017-2021年)的机率将高达93%。但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新加坡却没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位于赤道的新加坡不惧炎热?一起来看看吧。
7月18日,英国首次预测气温达到 40°C,由此英国气象局发布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异常高温红色警告。位于伦敦的卢登机场也因跑道“晒化”问题导致航班延误和中断。
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近期的气温已高达46°C。截至上周(7月17日),西葡两国因热浪死亡的人数已升至1000多人。
就在极端热浪肆虐全球的时候,中国各大城市也成为了重灾区,自7月入伏以来高温势头猛烈,上海追平了百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40.9℃,生鲜“自然熟”等事件接连发生。
而在连续高温下,以前不被重视的热射病也是频频冲上热搜…
看到这些热搜,不禁让人惊呼:原来“热死人”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
7月6日,浙江省丽水市一名49岁男子下午在车间工作时突然昏倒,入院时体温40.7℃,后因抢救无效于7月8日凌晨去世。
7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了一位病情严重的“热射病”患者,到达医院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最终因病情危重去世。
简单理解,中暑到达最危险、最严重的程度就是热射病了。正常人体体温波动范围很窄,当人体体温持续在42℃以上不退时,就会出现机体蛋白变性、功能失活等情况,甚至会出现细胞坏死,严重者会出现一些脏器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热射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可达40%至50%,对于50岁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热射病在发病时也会伴随有抽搐、癫痫、昏迷的情况,一旦有这些症状,说明脑组织已经受损,而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会对身体造成终身伤害。
看到这里,生活在新加坡的人们也开始心慌慌了,毕竟这里全年都是夏天,也是时时经历着高温的“烤焰”,连下个雨都这么艳阳高照。
在高温天气下,平时人潮涌动的新加坡牛车水史密斯街几乎空无一人。
但是许多人都认为在新加坡中暑很正常,对高温条件下出现的头晕恶心不重视,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因为在新加坡也曾发生过热死人的事件。
2018年4月18日,在新加坡武装部队全职服役的李函轩,在快步行军8公里后,就出现了中暑症状,因为送医不及时,在抢救后还是不幸去世。
尽管如此,生活在新加坡的人还是不把热射病放心上的,真的这么“心大”嘛~
其实不是的,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位于赤道地区,不太容易受到欧洲和东亚等大型高压系统引起的气候变暖的影响。
(图源:Google maps)
新加坡虽然气候炎热,但常年多雨,有的时候一天里面就会连下好几场雨,空气中的湿度变高,也起到了一定了降温中和作用,厚厚的云层也避免了太阳的直射,加之下完雨后总会有一段时间的凉爽天气。所以,在新加坡生活的人们体感温度一般不会突然骤升。
(图源:pixabay)
另外,新加坡当局为了预防高温中暑做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让人们在外也能免于高温炙烤。
例如新加坡室外的步行道路都有遮阳棚,小区楼下也都是路路通的,可以说从出门开始,基本上晒不到太阳。
加上几乎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所以别说中暑,在新加坡的空调房里不“受寒”就已经很好了。曾经就有网友调侃道:在新加坡室内看到的都是”冻龄“美人呢!所以热射病发生的情况非常少。
但不可忽视的是,新加坡自 1948 年以来的连续气温记录表明这里的气候也在变暖,平均地表气温每十年上升 0.25°C,上升趋势大约是全球气温趋势的两倍。
有气候专家在7月20日称,新加坡7月不会经历在欧洲和中国造成致命高温的天气现象,但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频繁的热浪。
也就是说,新加坡在未来的气温还会增高,热射病也有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 新加坡 1948 年至 2019 年的年平均气温。
图源:新加坡气象署)
热射病,重在预防!
新加坡许多人都喜欢躲在空调房,并将空调调到很低的温度。但在室内低温和室外高温之间“切换”得太快的话,就会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甚至晕厥等情况。因此,不宜将空调温度设置过低,27℃为宜。
在新加坡许多人喜欢晨跑、徒步和骑行,在必须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最好有逐渐适应的过程,避免从凉爽的区域(如空调房)直接到高温室外区域活动。一旦发生中暑,用温冷水擦身降温,若出现昏迷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最后要注意老人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这类人群经常因为怕感冒而不愿意吹空调,从而导致中暑,这类人群发病症状比较隐蔽,不易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