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之王的马来克力士剑,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0
2176
在火药出现前的冷兵器时代,包括新加坡在内广袤的东南亚地区,都曾出现过一种被评为世界三大名刃的武器——马来克力士剑。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单看形状,克力士剑似乎和金庸《碧血剑》中金蛇郎君夏雪宜所用的金蛇剑有点相似。但克力士剑,其实是一种匕首型短剑,和武侠小说中大开大合的剑有本质上的区别。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除此之外,也和现在大规模出现在东南亚地区的冷兵器——巴冷刀有着很大差别。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作为东南亚的冷兵器之王,克力士剑的名称源于古代爪哇语中的ngiris,是刺、劈的意思。西方国家将其名称拼写为Kris,东南亚许多国家则称之为Keris。

 

克力士剑的使用者虽然是马来人,却不仅限于现在的马来群岛地区,也并不单指马来西亚一国。而是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巴厘诸岛的庞大区域,甚至远至菲律宾群岛,自然也包括之前统治新加坡的马来土著。

 

不过,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克力士剑却是起源于印度。近年来发现的9世纪时期东南亚海岛上的印度教浮雕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但克力士剑大规模走进人类视野,或许和13至15世纪在东南亚盛极一时的国家“满者伯夷”有关。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满者伯夷巅峰时的疆域,图源:缓缓说

 

14世纪末期,满者伯夷王朝在东南亚崛起,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绝大多数地区,连同当时东南亚的海上贸易,都在其统治之下。

 

就如同现在印尼与马来西亚地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一样。当时的满者伯夷全国都是信仰印度教。因此,印度教附带的克力士剑,则逐渐成为了上到君主,下到农民的通用常备武器。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期,船队翻译马欢曾见识到克力士剑的厉害。他在《瀛涯胜览》记载,当时三岁以上的男孩腰上都别着克力士剑,剑身雕刻着繁复的花纹,剑柄和剑鞘装饰着金银和象牙。
 
当地人经常用克力士剑来行刑。而葡萄牙人皮里士(Tome Pires)在《东方诸国记》(Suma Oriental)中也记载了克力士剑,“爪哇岛不论贵贱每家每户都有克力士剑,童叟腰里不别剑都没法出门。”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19世纪荷兰的版画中印尼工匠打磨克力士剑

 

克力士剑曾专用陨铁打造,其糙面陨铁焊接花纹刃,精美绝伦,制造极为精细,光反复锤锻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要知道,据传三国时期,曹丕曾招楚越良匠为其打造百辟刀剑,也不过是在打造刃身时“入火”一百次。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不过,也正是因此淬炼工艺复杂,网络上时有传言,克力士剑能削铁成泥,甚至在荷兰殖民者入侵爪哇地区时,克力士剑使用者一剑就能削断殖民者的火枪!

 

不过,这些都只是以讹传讹。因为克力士剑只是比匕首稍微长一些的短剑,传统上,克力士剑佩带方式是斜插在腹部前方的腰带上。剑柄在右上方,剑鞘在左下方。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因此,克力士剑的最佳使用方式是刺击,而不是大开大合的劈砍。要是真拿着克力士剑去砍对方火枪,估计在够到火枪前,就被射成筛子了吧……
 
但是,克力士剑在短距离间的白刃战,或者偷袭战,都是很有效的。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克力士剑佩戴者

 

克力士剑异常致命,因为当时曾有人把剑尖浸泡在蝎子或蛇的肠液里……(所以千万不能像下面这位一样作死)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遗憾的是,虽然马来人曾手持克力士剑抵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但冷兵器确实很难与热兵器争锋。

 

而且,自从白人殖民统治东南亚后,就禁止马来人继续铸造克力士剑,因此,最传统的铸剑术,现已失传。虽然现在仍有人制造克力士剑,但都不是依照古法铸造的。

 

冷兵器之王的它,曾大规模出现在新加坡

 

正因打造克力士剑的铸刃术早已失传,欧洲各国王室贵族、收藏家和博物馆都以能收藏到上佳的马来克力士而自豪。

 

也难怪之前英国收藏家加德纳普,在把平生收藏的400把克力士剑交给马来古董鉴定家们鉴定时,发现剑错误百出时,会这么震惊了……

 

相关阅读: